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范庆超博士寄来大作《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并问序于我。其意款款,盛情难却,略述几言如下。

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多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者也不乏其人。但从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视角展开的研究甚少。本书除了一般地介绍东北作家群的作家及其作品外,还选择了自己的研究角度,从而为更全面系统地研究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拓展了一片空间。

本书将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分为流亡作家、沦陷区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并把这三部分作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对东北流亡作家的论述中,主要总结了萧红、萧军、穆木天、骆宾基、罗烽等人的创作与成就。在沦陷区作家的评价中,重点论及了山丁、秋萤、古丁等人的创作。对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评价主要围绕满族作家与朝鲜族作家进行。满族作家有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关沫南,金剑啸、田贲等,朝鲜族作家包括尹东柱、李旭、金昌杰、姜敬爱、安寿吉等。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流亡作家,而忽视了沦陷区作家,更忽视了少数民族作家。其实抗战时期的东北文学,不仅仅是流亡作家的“独步舞”,沦陷区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同样投入到了抗战文学的表达中。他们用手中的笔、鲜血,甚至用生命,与侵略者进行了卓绝的战斗。特别要提到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尽管他们有的在流亡,有的处在沦陷区。但作为一支特殊的创作群体,他们在作品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全民抗战”。这些少数民族作家,如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关沫南、金剑啸、尹东柱、李旭、金昌杰等,不但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地位突出,而且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应有一定的地位。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对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东北流亡作家、沦陷区作家以及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手法、审美取向、文学成就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的比较,作者认为两部分作家在反帝抗战创作取向上、在创作题材和语言运用上都体现出东北地域文化的共同特征。但他们之间又有所不同,在抗战主题上,流亡作家主要采取直接控诉、现场描写、呐喊怒吼的手法,沦陷区作家则普遍选择了暗示、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在反封建主题上,流亡作家倾向于“东北历史文化批判”,对旧观念、旧制度、国民性沉疴进行批判与反思,沦陷区作家大多沿袭“五四”文学之初的传统笔法,侧重于揭示封建旧家庭的黑暗、展现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通过对汉族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的比较,作者认为除了共同的反帝主题和地域文化描写外,其不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汉族作家主要以小说创作为主,少数民族作家则是“小说和诗歌并行”;汉族作家作品风格大多是沉郁冷峻的“内倾型”,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风格主要是明朗、疏放、率真的“外倾型”。所有这些都与各自民族不同的社会形态、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传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与此同时,作者还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作家在东北抗战文学史中的地位与贡献。

总之,本书是对抗战时期东北文学研究的一次丰富与拓展。将东北流亡作家、沦陷区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且引入比较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对东北作家群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值得肯定。尽管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作者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尚不十分理想,但可以肯定地说,本书对于东北作家群的比较研究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都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范庆超博士的第一本专著,望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更好的著作,为东北文学及民族文学研究作出贡献。

是为序。

赵志忠

2013年3月2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