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越南老街省孟康县坡龙乡坡龙街赫蒙族调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坡龙街的型构及其社会文化特质

坡龙是越南老街省与中国河口县相邻的、边境高原地区孟康县下属的一个乡。坡龙乡距离孟康县城中心约22公里,4D国道从这里经过。作为一个边境乡镇,坡龙乡与中国相接的边界线长13.5公里(其中3.5公里为水路)。其东面和北面与中国接壤,西面与亚埃佐乡连接,南面是印金乡。当地属亚热带气候,可大致划分为干季和雨季,其中干季为10月到来年3月,雨季为4月到9月。年平均气温19.5℃,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6℃。年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无霜期为360天。年内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最低气温则出现在12月。降水分布较不均匀,4—10月降水较多,10月到来年3月的雨水则相对较少。在土地资源方面,全乡面积为2650顷。据近年来的统计,其中森林面积为1137顷,水稻种植面积为105顷,玉米种植面积为420顷,其他绿化面积为45顷,果树种植面积为50顷。

全乡共有16个村,最远的村寨距乡政府驻地有12公里,村落之间交通便利。据2009年6月1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乡共有562户,共计3016人,劳动适龄人口为1385人,共有8个相互杂居的民族。其中赫蒙族人口占85%,479户,2674人;侬族人口占13%,72户,286 人;布依族、土佬族、京族、濮族等其他民族人口占2%,11户,56人。需要说明的是,据说该区域原来是没有京族的,他们是10多年前才从其他区域迁来的,他们在这里主要是做生意,或者是担任“党干部”。目前各民族平时交往较为频繁,族际关系也较好,但是彼此之间通婚的现象至今仍是很少的。如迄今为止,坡龙村中赫蒙族与侬族通婚的仅有3例。

作为其中的一个村寨,坡龙村毗邻中国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桥头乡下湾子村委会,与中国相邻最近的村寨老卡村民小组仅相距5公里。坡龙村中70%以上人口都是赫蒙族,侬族次之,约占20%,其他各民族约占10%。村寨又分为坡龙街和下寨。其中更为靠近中国的下寨有50户,除了赫蒙族之外,还包括了13户侬族,2户布依族。而坡龙街则除了2户侬族以及1户布依族之外,其他都是赫蒙族。我们的调查便主要集中在坡龙街展开。

当地许多赫蒙族人认为,坡龙其实应该叫做“飘龙”,并且认为,这个称呼的含义就是指“轻飘飘的龙”,或者“飘在天上的龙”。当然,人们也不能确定,这个称谓是否来源于汉语。而今天作为政府正式称谓的“PHA LONG”(汉语音译为“坡龙”),据人们说应该是受到了法语发音的影响。[1]

据当地赫蒙族老人估算,他们的先辈迁来这片区域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他们说,自己的祖先原来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后来赫蒙族与其他民族发生了战争,便只能迁徙到了另一个平原。“满刷”皇帝却又来争夺地盘,并把当时的赫蒙族的首领杀死了。他们的祖先只好迁到这片区域,并把这段历史以图案的方式印在了女人的裙子上。但随后而来的汉族凭借更强大的力量,占据了现在的坡龙街周围的较为平坦和肥沃的区域。因此,一部分赫蒙族人只能靠租种汉族的土地生活,而另外更多的赫蒙族人,则只好继续向其他土地更多的地方或者更为高寒的山区移居。其中,坡龙乡区域正是越南赫蒙族迁徙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中转站。清朝时期从中国迁往越南的他们的先辈,其中有两支,即分别由赛锅分以及姓马和姓万的首领所带领的团队,便都是首先来到坡龙,再逐渐向外扩展和迁徙的。

至1802年越南阮朝阮福映称帝后,包括坡龙区域在内的赫蒙族便在“流官”制度的实行中,被迫缴纳租税,以及服劳役和兵役等。到法国实行殖民统治后,该区域赫蒙人在封建制度和殖民者的双重压迫下,先后发起了多次反抗统治者的起义运动。[2]直至1956年,在胡志明主席领导下取得了抗法战争胜利的越南共产党和政府,建立了囊括坡龙在内的范围广大的越北自治区和西北泰族苗族自治区。在坡龙村的医院里,至今还有14座法国人的坟,据说他们就是在越南独立解放时期在这里阵亡的。20世纪60年代,政府还派出志愿人员,到该区域展开了帮助当地少数民族群体发展的工作。1976年,基于该区域诸多现实状况的考虑,自治区被撤销。此后,最为重要的事件是1979年爆发的中越两国之间的战争,它导致坡龙区域两国边民之间交往关系的基本断绝,直至90年代初期才逐渐恢复。在此期间,特别是在1986年越南的“改革革新”之后,该区域赫蒙族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近年来,越南政府的一系列扶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更进一步推动了坡龙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目前的坡龙街已经发展为孟康县东北区域一个重要的繁荣集市,同时也是中越边境该区域中的一个重要互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