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近年来,在韩国相继发现了《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和朝鲜铜活字残本。
《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分藏于鲜文大学、首尔大学、岭南大学、东国大学以及林荧泽、李谦鲁、金荣镇等处,其配补影印本已于2009年8月由鲜文大学中韩翻译文献研究所、学古房(首尔)在韩国联合出版,限印二百部。
《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本,李亮载藏,残存一册(卷八上、卷八下)。卷八上,第1叶至第35叶佚缺,文字始自第147节“庞德抬榇战关公”、第36叶前半叶的“一将立于阶下,其人少不务农”,至第150节“吕子明智取荆州”、第56叶。其中,第45叶缺。卷八下,残存第1叶至第47叶前半叶。第47叶前半叶仅存五行半,“祖宗天下何期今日废之朕”以下佚缺。卷八下保持着第151节“关云长大战徐晃”至第159节“废献帝曹丕篡汉”;估计卷八下应至第160节。其行款则是,每半叶十一行,每行二十字。卷八下题“三国志通俗演义”,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此铜活字残本已于2010年5月由鲜文大学中韩翻译文献研究所、学古房(首尔)在韩国联合影印出版,限印二百部。
这两部书的发现和影印出版都离不开韩国鲜文大学朴在渊教授的努力和贡献。
2008年,在“第四届东亚出版文化国际学术会议”(日本仙台)上,朴在渊教授发表了论文《近世中国古典小说在朝鲜之出版》。其中第二节“《新刊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介绍和论述了朝鲜翻刻本的一些情况。朝鲜翻刻本影印本卷末刊载了朴在渊教授的论文《关于新发现的朝鲜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朴在渊教授当时的主要看法是:
1.朝鲜翻刻本的底本是周曰校刊本甲本。“朝鲜刻本不是周曰校刊本的改刻本,而是甲本的覆刻本。”
2.“《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三国志演义’很可能是指周曰校刊本甲本”。
3.“耽罗刊本的刊年‘丁卯’有可能不是1627年,而是壬辰抗倭战争之前的‘丁卯’年,即1567年”。
4.周曰校刊本修髯子的“引”所署的“嘉靖壬子”“很可能是周曰校刊本甲本的刊行年度”。
本文作者之一曾在“2009年韩国中国小说学会创立2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大会”(韩国首尔)上发表论文《〈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考论——周曰校刊本研究之二》。此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
1.朝鲜翻刻本是周曰校刊本的忠实的翻刻本。
2.奇大升所说的《三国志演义》是指朝鲜翻刻本。
3.朝鲜翻刻本上的“丁卯”是指隆庆元年(1567)。
4.周曰校刊本甲本刊行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
2010年1月23日,在韩国“画与书论坛”定期学术报告会上,朴在渊教授介绍了新发现的《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残本的有关情况。2月间,“韩联网”上发表了有关的报道。3月19日,朴在渊教授应邀在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作了题为“新发现之朝鲜活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演讲;随后,《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上,刊载了朴在渊教授的论文《关于新发现的朝鲜活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这篇论文又以《关于新发现之朝鲜活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题,发表在《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残本影印本上。
朴在渊教授此时表明了以下的新看法:
1.《朝鲜王朝实录》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至于印出”的记录所指的是活字本,不是翻刻本。
2.这个朝鲜活字本所使用的活字是丙子字,是从1516年开始到壬辰(1592)抗倭战争之前一直使用的铜活字。(按:1592年是万历二十年。)
3.新资料《三国志通俗演义》活字本原本在中国刊行(1552)以后,于1560年初中期被重新印出的。(按:1552年是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60年是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4.有丁卯年耽罗刊记的朝鲜翻刻周曰校本《三国志传通俗演义》并非翻刻于隆庆元年(1567)的丁卯,而是六十年后的丁卯年(天启七年,1627)。
5.朝鲜活字本的底本是周曰校甲本(嘉靖三十一年,1552)和嘉靖壬午本(嘉靖元年,1522)。……本人认为它是以周曰校甲本为底本,参照了嘉靖壬午本,并进一步校勘的版本。
拙文谨对以上五点作出回应,进行商榷。
敬以此文献给“第九届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暨数字化国际研讨会”(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它使拙文得到了一个公开发表的机会。
敬以此文献给朴在渊教授,由于他的努力,在韩国连续发现了《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和朝鲜铜活字残本,促进了《三国志演义》版本和传播史的深入研究。另外,他还在2009年8月面赠《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的影印本,又在2010年6月先后寄赠了他在《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的电子版以及朝鲜铜活字本的影印本,谨在这里向他表示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