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疗效中草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 中草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和中药材。中药在中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仍然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治病良药。《千金方》由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中医方剂,以下将详述《千金方》中的中药服用和贮藏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本书。

中药服用有法度

中药制成一定剂型后,就可以服用了。然而,服药方法是否得当,对疗效也有一定影响。正确的服药方法不仅要保证和提高中药的疗效,还要尽量避免服用中药带来的不适。

中药煎煮的方法

中药的煎服法多种多样,它是根据病情和医生用药的药性决定,煎服的方法恰当与否与药效的发挥和疗效有很大关系。煎中药需要精心挑选好器、水、火三种物质,做好泡、煎、挤三项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

煎药图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书影

1.器

仿古陶器

一般而言,选择煎药容器应注意三点:一是容量够大,方便药物浸泡;二是容器有盖,这样能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溶解,并能防止挥发性的有效成分散失;三是成分稳定,避免中药的有效成分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煎煮中药的容器,最好选用沙锅,陶器,瓦罐等,也可使用不锈钢容器,最好不用铜、铁、铝等金属器皿,以免引起化学反应。

2.水

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晶莹的泉水少受污染,适合煎煮中药。

煎煮中药不必使用纯净水,但一定要用清洁水,如自来水、井水、泉水等均可。切记不可用热水浸泡中药,那样会在药的表面生成一层膜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放水量应以浸过全部中药并高出2—3厘米为宜,煎后剩药液一茶杯(约300毫升左右)。

3.火

武火

煎中药的用火通常是“先武后文”,即先用武火将药液快速煮沸,再改用文火保持药液稍微沸腾,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释出。一般而言,当药液剩下100—150毫升时,就可以停火了。

文火特点: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

武火特点:火势急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快。

1.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

2.附子、乌头宜文火久煎。

3.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只用武火,不用文火久煎。

4.泡

浸泡药材

为了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煎药之前一般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其中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半小时。头次煎后就不必用冷水泡了,加水直接煎煮即可。浸泡用水量取决于中药的重量、质地、吸水能力、治疗用途及煎煮时间等因素。一般重量在90克以下的药物,加水300毫升;药量增减,用水量也随之增减。

5.煎

集中煎药

很多大型中医院里,住院病人的中药都是集中煎煮,场面很是壮观。

由于药物特性和治疗用途的不同,古代煎煮中药时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冲服、泡服、煎汤代水8种特殊的方法。

1.先煎

(1)矿石类:如生石膏、赤石脂、龙骨、鳖甲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有毒药物:如乌头、附子等,需先煎1〜2小时。

(3)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藏青果等只有先煎才有效。

2.后下

(1)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檀香。

(2)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

3.包煎

(1)花粉类药物、细小种籽类药物和药物细粉,不易与水充分接触而浮于水面,故需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物同煎。

(2)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煎煮时易粘锅糊化,故需包煎。

(3)附绒毛药物,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另煎 对羚羊角、人参等贵重药物,先切片单独用碗隔水炖2—3小时,然后将药汁单独服用或冲入其他药液中服用。

5.烊化 指阿胶、蜂蜜、饴糖等容易溶解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易粘附在锅底,故可放在去渣后的药汁中趁热搅拌使其溶化。

6.冲服 将麝香、鹿茸等贵重、不宜煎煮的药物研成细末,用药汁或温水冲服;或将黏性大、遇水即溶的药物磨粉后冲服,如三七、白及等;或直接冲服液体药物,如竹沥汁等。

7.泡服 指对一些有效成分容易溶于水的药物,直接加盖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服用,如大黄、胖大海等。

8.煎汤代水 为了防止药液混浊(如灶心土),或药物质地轻用量大,一锅煎不完(如玉米须),而先单独煎煮,取其清液代替水煎药。

6.挤

因药渣能吸附中药的有效成分,而且药物剂量越大,含的植物药越多,药渣中吸附的中药有效成分也就越多。中药不经过挤渣取汁就丢掉,是一种很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