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下):百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多种专业发展平台上摔打成长

何美龙

我参加工作最初的那些年正赶上上海市一、二期课程教材整体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上海市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等,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层次参与、发展的平台。正是在这些平台上的摔打,让自己不断拓展视野、积累经验,实现了专业成长。

一、在教学比赛平台上建立“教法”的概念

刚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师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关于“教法”的概念。记忆中的教学是高三复习中的习题分析以及大学教师的“一言堂”。关于好的教师的概念就是什么题目“瞄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能准确指出教材第几页第几行是什么,再就是“某某老师上课只需两支粉笔”。理所当然,博学、有趣,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清晰地告诉学生,就是自己关于“好教师”的全部概念了。

回想起来,可以把第一年的教学概括为两点:一是上课尽量有趣,显示自己“博学”,二要考试严格。“有趣”比较好办,本来自己的兴趣就比较广泛,看的东西比较多,因此经常能将社会新闻、生活事例引入课堂。非常符合今天“生活中的学习”的理念。“博学”说老实话是可以装出来的。教师是可以用一整晚,甚至几个晚上的时间恶补自己不怎么清楚又有些兴趣的内容,然后轻松地在课堂上演绎的。所谓考试严格,就是“平时的考试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地出错,只有这样,大考才能不出错!”于是,日常的测验中,一个班级40多位学生只有十来位甚至几位学生及格是常见的事!第二学期会考前夕,年级组长说要帮我抓“差生”,问我要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名单,结果发现成绩单上日常测验成绩都及格的学生真没有几个,大为惊讶且觉得问题非常严重。好在当时的地理真的是“副课”,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等并没有来找我。也可能正是因为难,学生自觉要求多学,会考成绩很好。

第二年,分管副校长、著名物理特级教师张越老师来听我的青年教师竞赛课。听完后问我:“怎么课堂上没有让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愣了半天,课堂是要让学生回答问题的?以前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即便自己讲得最清楚、最有趣,恐怕还不能算好课。但隐隐的还是有些不服:学生的成绩不是挺好吗?

此后的几年里,虽然我的教学成绩好,第三年还被学校破格高聘为校内一级教师,但在教学比赛中还是没有获得什么成绩。我心中一直有个困惑:什么是好课?学生喜欢的课、考试成绩好的课还不算好课吗?

第三年,参加区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先是现场写“教学设计”,“海选”市级比赛入围教师。虽然我“不会写教案”(教研员评语),但思路清楚、教学组织严密,有一点“地理味道”,教研员还是决定让我试试。

区里比赛时,教学的内容是“自然灾害分布与防治”。我有效结合景观图片、教学地图,比较充分地演绎了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效果很好。参与听课的教育学院领导很满意:帮助他解决了多个有关灾害发生、分布方面的困惑。甚至我那带有浙江口音的普通话让他听起来也感到很亲切!虽然不注重什么教法,但因为我是重点中学的教师,学生学习基础好等,专家组决定推荐我参加后一年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决赛。

决赛分现场撰写教学设计、说课和上课等环节。几轮过后,虽然我给评委们以学科功底扎实,说理清晰的印象,但最终只是得了二等奖。评委说,“深入研究了学科,没有研究教法”,很有学科味道,但缺少研究学生的学,也就没有针对学生学的特点实施最优教学。至此,我慢慢清晰了关于什么是教法的概念。

二、在学校课改平台中探索课堂的“地理味道”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教学视野的不断开阔,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大多数公开课强调引言设计、兴趣培养、巧记趣记、多手段教学等,但许多学校的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不大。这里除了考试指挥棒的原因外,应该还有教师自身的问题。于是,进行教法研究的同时,我更多关注于“为什么中学地理课堂整体上缺乏吸引力”,思考地理学科以扩大学生知识量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不足,以及“什么是好的地理教师”。

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离通常描述的好的地理教师标准有较大偏差。如,对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乞力马扎罗山的海拔之类“地理知识”,我特别容易健忘;讨厌高中地理“主要工业地带”“主要铁路干线”“主要煤矿、石油、铁矿分布”之类的教学内容;对电视台知识游戏类节目中的地理试题颇不以为然。但凡一些事实性、陈述性的地理知识,自己总是没有掌握的兴趣,好像实际的地理知识非常贫乏。当然,自己并不觉得“失败”。于是,到底什么才是地理课堂的“地理味道”,成为我专业实践的基本方向。

1996年至1999年间,上海市酝酿并启动了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建设和二期课改工作,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了“激活课堂教学”的探索,本人有幸作为重要参与人员投入其中。一段时间后,学校总结和概括了“引入含活势、形式求活泼、气氛要活跃、探索有活力、结尾留活意”的“课堂教学五活”策略,这督促我从方法论角度和学生发展角度思考课堂教学的内涵,致力探索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写出了《追问: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文章。我以为,追问,即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二次提问,三次提问,“穷追不舍”……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地理的追问,可以顺着或者逆着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设计;地理系列追问问题的设计则需要遵循针对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的基本策略。具有“地理学科味道”的课堂教学,须提供典型地理(生活事实)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建构主干内容的逻辑支架(问题的设计及呈现)、建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支持系统,等等。

三、在教材建设和名师培养平台中汲取营养

参与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为我专业成长搭建了新的学术平台。教材编写组学者们的头脑风暴过程,促使我从学科发展和学科特点的角度,整体思考中学地理教学的系列问题:中学地理教学问题在于大多停留于地理的“地”,至于地理的“理”,因为学科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被大多数地理教师的教学异化或忽视了。在中学里,地理学科特点在更多的时候并没有被教师理解为地理科学——基于生活、基于实践、基于区域的特点,导致地理课堂过多关注知识和事实,而关注学生、关注地理过程不足,服务学生生活和今后工作不足。

此后几年,我致力于体现学科特点的地理课堂教学,写出了《什么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构建思辨理性的高中地理课堂》系列思考和实践文章。我认为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研究如何在课堂上使用地图,基于区域综合的视角,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解释地理过程;研究基于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哪些是必需的地理教学;研究基于课程整体思考学科教学的“特殊”意义所在。我感觉自己逐渐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全新时期,课堂教学也逐步形成了思辨、实效、人本的特色。

2006年,作为上海市首批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我参加了由徐宽洪老师主持的地理名师培养高级研修班。在这一平台上,作为班长和特别助理,我协助导师主持和参与了系列实践研究活动。如2006年11月在七宝中学,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教师,同时上“板块构造”一课,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参与中国科协青少年项目组在厦门、宁波、北京、广州等地举办的“聚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参加奉贤、建青等学校的多次听课、评课、讲学活动;走进上海教育电视台录播地理“862”课程资源等,让自己在不断接受新任务、新挑战的痛苦摔打中健康成长。

四、从教育管理平台上审视教育教学的意义

1999年,我被任命为校科研室主任,随后几年,负责学校争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系列工作:修改学校发展规划,制订三类课程建设方案,开始从学校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

2006年,我走上七宝中学副校长岗位,分管德育、科研等工作,对地理学科德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地理是科学,地理是理念,地理是审美,地理为学生今后工作和美好生活服务。

2010年,我调任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接触政府环保、水务、城建、绿容、给排水等不同部门工作,深切体会地理素养对政府决策和各行业工作的重要:地理素养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养——当学生今后成为政府官员、专业人士时,应该知道农业和工业才是水资源浪费最严重的部门;治理水污染需要基于自然环境容量,从农业、工业领域综合协调中下功夫;城市建设应多植本地树木、慎改河道、透山露水,保留自然和文化的记忆。

作为地理教育者,我更深刻认识到学科教育的意义:小课堂、大社会,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为未来人才植入底线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区域分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对自然保持足够的敬畏。

其间,我撰写了《地理素养是21世纪公民必备素养》,在上海图书馆做了“在文化行走中成长”的专题演讲,主持高中地理教材修改,撰写评价和引导学科等级考试方向的文章等,着重做了地理学科的普及、公益性工作。

2015年10月,担任闵行中学校长后,我开始“搭建多元、特色、国际化的学生成长立交桥”的教育实践:基于高中学生生涯发展素养,建设开放、多元、国际化的学校课程文化;让课堂教学“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并重”;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支撑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地理、生物、艺术、体育,学科教学不可或缺,学科教学没有大小之分。

秦红,1992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政治学科特级教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担任徐汇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德育主持人、上海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协同研究中心建设负责人。现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和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老师主张“做魅力德育”,其主持的七个课题分别获市级及以上成果一、二等奖,在市级及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编写了市《品德与社会》七册教材及教参,开发了十门市教师网络研训课程,编著出版了六本专业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