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水平的公司治理要素、机制和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研究的总体思路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技术路线

(1)背景分析。一是从国内外宏观层面分析。首先,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国际背景下,分析新科技革命给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其次,在“中国梦”的国内背景下,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升级的迫切性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二是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创新中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通过宏观和微观背景的分析,揭示了增加研发投资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问题分析。一是从产业层面分析。以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投入和产出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的投入和产出的横向比较,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R&D投资存在的问题。二是从企业层面分析。以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揭示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通过揭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发投资公司治理的研究提供逻辑分析起点。

(3)理论分析。一是从研发投资的高风险性、高信息不对称性和收益滞后性等特征出发,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产生的代理问题根源。二是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权性质和行业差异两个方面,运用权变治理思想,分析缓解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的治理要素、机制和路径。

(4)实证检验。主要从企业控制权性质和行业差异两个视角,从公司治理要素、机制和路径三个层面,分析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关系。一是分析公司治理要素(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独立性、董事会会议次数、经理人年薪报酬和持股比例等治理要素)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关系。二是分析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控股股东控制、大股东参与、董事会监督和经理人激励等治理机制)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关系。三是分析公司治理路径(主要包括“董事会治理→经理人报酬→R&D投资”和“股东治理→经理人报酬→R&D投资”等路径关系)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关系。

(5)政策建议。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缓解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的政策建议。

2.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二)研究方法

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

(1)规范分析方法。一是运用历史演进和推理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背景进行分析。二是运用理论推演方法:以创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产生的代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公司治理理论、权变理论和系统理论等为基础,对矫正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的公司治理进行理论分析。三是运用归纳法,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缓解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的政策建议。

(2)实证分析方法。一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投入和产出状况。二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三是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公司治理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