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两型社会”建设与产业支持

在实践中,尽管“两型社会”建设是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式被提出的,但“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本节将从“两型产业”的初步界定、产业聚集及结构升级、具体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支持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科学合理地界定“两型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两型社会”产业体系标准,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更多案例的支持以及更广范围的理论探讨,将是今后“两型社会”研究的发展方向。

“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众多学者就“两型产业”的界定,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升级及相关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一 “两型产业”的界定

张亚斌和艾洪山(2009)[32]认为:凡是符合“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标准的产业都是“两型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优、特、绿、高”农业(即优质、特色、绿色、高效农业);主张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城市群间产业布局等措施实现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目标。毛腾飞(2010)[33]提出:“两型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湘潭市要重点发展精品钢材、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小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等优势的“两型产业”。冷俊峰、杨赛鑫和李金保(2011)[34]认为:产业两型化发展是指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以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目的,促进产业体系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使其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构建了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程鑫(2012)[35]认为:“两型产业”是指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的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目标,以高科技、低消耗、环保性、循环型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模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在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低、资源耗费较少的产业;二是产品或服务能直接应用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产业;三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利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等技术的产业。

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本研究认为:“两型产业”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产业,而是指在产业运行过程中,融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使其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基于这一认识,不只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等现代产业属于“两型产业”,传统的钢铁、石化等产业,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引导下,在其生产运作过程中引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也可以实现向“两型产业”的转变。基于传统产业的高消耗、高污染特点,以及其对人类基本生活、生产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传统产业领域是推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阵地。

二 产业集群及结构升级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由于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下,特定的区域形成的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是区域(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从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角度,贾晓娟(2008)[36]在对武汉城市圈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两型社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在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进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抓住产业链附加值高、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作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基于产业集群化思想,朱俊成和钟儒刚(2010)[37]认为: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背景下,咸宁要融入武汉城市圈,必须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具体包括:一是构建以核电产业为龙头的核电产业集群,二是构建生态与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与产业链,三是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四是构建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与产业链,五是构建技术创新型和孵化型产业集群,六是构建业务外包式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张启春和王茜(2010)[38]提出:产业集聚对武汉城市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城市圈的经济竞争力;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必须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目标出发,在做大产业集群的同时,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圈内空间布局,突出城市圈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整体提升。栾晓梅(2012)[39]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第二产业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区位熵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表现出较高的专业化发展优势。武汉城市圈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雷同、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与“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不相适应。应通过调整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保证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

结合长株潭产业集群现状,周靖(2008)[40]建议:通过建立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引导;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支撑机制;建立以“两型社会”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长株潭产业集群,助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下,赖明勇、吴义虎和肖皓(2010)[41]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湖南的实证分析表明:从“两型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湖南省应首先重点承接信息知识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承接信息知识产业转移将有效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而承接农产品加工业将有效促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对环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黄梅和甘德欣等(2011)[42]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工业网络的构建模式:立足于长株潭核心区内现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选择关键种企业(龙头企业)和关键种生态工业园,构建从企业到园区再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的多层次产业生态链网,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信息、科技、管理为支撑,实现产业生态链网与区域在社会层面融合的生态工业网络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比较利益的支配下,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传统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我国产业结构正重新布局。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产业转移承接地,要坚持产业集群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做到产业链整体入园、关联产业就近布局,提高产业承接地产业聚集效益。同时,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从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层面增加创新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三 相关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在实践中,“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相关产业。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各种产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产业的调整、升级又将对“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持。研究者从金融、农林、旅游、科教、文化创意、化工、制造、交通、物流等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金融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得经济资源配置越来越金融化,金融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完成了由“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有力地说明了金融在现代社会的“帝国”地位。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及创新手段来促进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已有文献对金融创新、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金融是“两型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金融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城市群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段进、罗红艳和朱静平(2009)[43]在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经验,并结合长株潭自身的区域环境,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出建议,以此来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此外,长株潭还可在金融政策支持、金融资源整合、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创新;在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防范风险,同时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使金融改革与创新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器,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熊威和聂柳(2010)提出[44]:实施武汉城市圈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该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由目标、主体、要素三维组成。战略的目标维度由金融一体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中部金融中心三个阶段目标组成;主体维度由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四个主体构成;要素维度由金融机制、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工具、金融文化构成。

李正辉、王佳和许涤龙(2010)[45]认为: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两型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可通过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度和金融广度3指标体现;并就金融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度和金融广度对“两型社会”发展作用的方向、程度和显著性三个方面均具有空间差异性。

张红(2010)[46]提出:绿色金融政策是“两型社会”建设中可资利用的一种市场激励机制,它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与绿色保险等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没有上升为法律,在规则内容上还有完善的空间;虽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可能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从而很难在实践中取得比较理想的制度绩效,因此,应把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法律。其法律化的可能路径,是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内把它从环境经济政策转化为“绿色金融促进条例”;其法律化的正当性基础是“两型社会”的“先行先试权”和“先行先试”立法模式。

方建珍和杜伟岸(2010)[47]认为: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最终确立“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其融合可以划分为“两种层次”“三个阶段”;“两种层次”指金融与循环经济的表面结合和实际结合,“三个阶段”指表面结合的初始阶段、实际结合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熊正德和韩丽君(2011)[48]认为: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支持体系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体现在3个方面:有助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内经济的平衡发展、有助于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催化长株潭城市群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体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立足于城市群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结合湖南特色和实际,大胆先试先行。

(二)农林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农业和林业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生态的基础,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思想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作为一个对资源依存度极高的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也具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内在需求(张俊飚,2008)[49]。而林业既是生产生态产品的部门,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文化载体,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其多重属性和多种功能决定了林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周光明、黄农,2008)[50]。为实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农业”,作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51]

王辉和刘茂松(2011)[52]指出: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功能性;都市农业在利用各种资源时的节约程度是衡量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方面,也是都市农业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其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改善都市环境,为都市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

同时,对如何建设“两型农业”,已有文献也进行了广泛讨论。胡汉荣和康煌(2008)[53]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王秋跃和田艳丽(2008)[54]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匡远配和曾小溪(2010)[55]认为:两型农业建设应当以农业的生产功能为主导功能,同时兼顾资源节约功能和环境友好功能两翼,实现农业收益的帕累托最优。李碧云和陈宏滨(2010)[56]提出发展“两型社会”的长株潭农业应当把握四个要务:强化生态功能,提升生态休闲服务业的比重,优化产业模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三)旅游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在旅游业中,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消费不是实物消费,而是一种经历和感受,使得旅游资源的使用具有重复性特点,决定了旅游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杨洪、田银华和袁开国等(2009)[57]认为:旅游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与各种用途的资源开发形式相比,旅游用途的资源利用相对节约,也最能综合权衡和统筹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旅游业也是生态环保型的“绿色产业”,绿色、生态、环境优美,既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基础,也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许贤棠、王铄和张飞琴(2009)[58]提出:旅游业是最能体现科学发展观、最契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兴产业;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资源有着较明显的群体优势,营造城市圈亲水型的景观,构建水体旅游发展体系,是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张丽华(2010)[59]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工业旅游产品模式、湘江水景旅游产品模式和红色旅游产品模式;认为建设“两型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发展农业旅游,这是建设长株潭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特色内容。同时,长株潭区域旅游竞合既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途径,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其竞合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利益为主体,从空间竞合和产品竞合两个方面进行(刘红梅,2010)[60]

还有文献从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旅游交通、旅游营销、旅游生态(胡扬帆,2010)[61],以及构建和谐的旅游社区、旅游资源开发(叶全良、李涛,2009)[62]、“两型旅游”发展战略(刘辛田、肖华茂,2012)[63]等方面,分析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刘韵琴(2011)[64]提出: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依据,以节能、生态、环保、低排为目标,从意识、技术、资源、品牌上重构“两型社会”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打造新型产业结构,培养“两型社会”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卖点,引领旅游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低碳化和生态化。

(四)科教、文化创意产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现代经济运行中,科教、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无污染、低排放特点,将成为助推“两型社会”的主要领域。刘友金、胡黎明和赵瑞霞(2012)[65]认为创意产业是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两型社会”,而“两型社会”是产业不断创意化的低碳社会。邹德文和陈要军(2008)[66]建议:要有效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引导海内外EET产业的创新资源向湖北武汉集中,突破性地发展新能源与环保技术(EET)产业,为“两型社会”建设和全国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及技术支撑。作为“无烟”“无废”的艺术产业,在“两型社会”语境下属于“两型产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从根本上是一致的;艺术文化和艺术创意正日益成为构建“两型社会”的朝阳产业(吴小莲,2010)[67]。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高附加值、强渗透性和强辐射性等特征,能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作用,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刘登佐、瓮晶波,2010)[68]。李光(2010)[69]认为:创意产业是人类21世纪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需要,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需要,更是湖北“两圈一带”科学发展的需要。

刘远彬、丁中海和孙平等[70](2012)认为发展智慧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并从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等角度,探索了发展智慧产业的有效途径。

邓伍英、柳玉(2013)[71]认为“两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两型社会”文化构建的互动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两型社会”文化最本质的内涵和根本目的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文化体系在本质上是崇尚生态文明、健康环保、推崇节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以促进人、社会、自然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文化主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价值念,强调用系统的和整体的观念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另外,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靠科技进步,二靠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最大功能就是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五)化工、制造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基于重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梁小青(2009)[72]提出了重化工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指导思想:以节能减排为手段,以环境友好为目的,做好“抓紧减量、优化存量、扩充增量”三个方面的工作;实践原则是: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再制造”原则,把握好循环经济的点,联结牢循环经济的线、拓展开循环经济的面。

从制造业产需平衡的角度,孙红玲(2009)[73]认为: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这种制造业产需平衡体,必须以最大供给半径与最大需求半径相对称的“3+5”城市群为依托,按国际大都市的“标准结构”来定制产业发展,结合城市群的建设与改革做大做强制造业并带动服务业的大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从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产业的角度,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等特点,符合“两型产业”的要求。张莹(2009)[74]提出了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助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建议。

(六)交通、物流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城市中,交通一方面是石化资源主要消耗部门,同时也是废气排放的重点领域,“两型社会”建设将面临城市交通优化的重大挑战。《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杂志建议科学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全面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刘细良和秦婷婷(2010)[75]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内涵和目标,从确定交通模式、构建低碳指标、科学管理和强化引导等方面来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系统的发展;进而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杜涛、陶良虎(2008)[76]认为绿色物流是指在抑制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具有环境共生型、资源节约型、低熵型和循环型特征,其发展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四 相关产业对“两型社会”促进作用的案例分析——以旅游业为例[77]

(一)旅游业的内涵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6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78]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将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旅游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从旅游者的角度,大多数人从事的旅游活动具有消遣、享受的特点;人们外出旅游时为了获得一种经历和体验,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放松。这种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活动,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蔡敏华、魏芬和王芳,2008)[79]。尽管旅游活动要以物质的消费为基础,但旅游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物质消费活动,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是主要的。所以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点,发展旅游业是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

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的特性。依托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是无形的——是一种概念、一个活动或一个过程,旅游者所消费的正是这种无形产品,从中获得一种经历和体验,而不是消费旅游资源本身。正是因为这样,先前的旅游者对一旅游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后来的旅游者对同一旅游产品的消费;理论上,旅游资源具有永续重复使用的特性,符合资源节约的要求。另外,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从事前一种旅游活动,显示了旅游者亲近自然、与自然环境友好;通过经历特有的旅游体验,促使人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事后一种旅游活动,则体现着旅游者沐浴人类文明的光辉,与人文环境交融,也促使人们提升对文化多元化的保护。因此,旅游活动具备环境友好的要求。

总之,旅游业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点,符合“两型社会”的要求,对“两型社会”建设有促进作用。同时,“两型社会”又能指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旅游业中融入“两型社会”理念,一方面要在保护各种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减少旅游业所涉及的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各环节的投入和耗能;另一方面,它也要求在旅游活动中做到人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共处,减少旅游业带来的各种污染。

(三)基于“两型社会”的旅游业发展理念

实践中,旅游活动包括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6个环节,为达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目的,就必须在各环节中融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并加大宣传力度,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逐步成为每个游客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交通出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交通网络化建设,优化交通线路布局,推进交通网络智能化进程;交通道路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要遵循“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原则;减少出行的碳排放量,提倡和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倡徒步出行。

景区游览。景区开发与建设要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开山修路对景区地形地貌造成破坏;景区应注重生活污水的处理,做到循环利用;加大景区内的环保宣传,减少游客游览带来的生活垃圾;提倡景区徒步游览,减少汽车尾气对景区的污染。

酒店住宿。酒店装修要避免奢华、浪费,应注重环保、健康和舒适;推广酒店日用品有偿使用制度,提倡游客自备洗漱用品入住;长期入住同一房间时,尽量减少床上用品的洗涤次数。

餐馆饮食。旅游景点的餐饮店要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带来“白色污染”;推广新鲜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游客点菜要适度,不要铺张浪费,提倡“光盘”饮食。

纪念购物。旅游景点要推广销售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销售的纪念品应富有本地特色。

文化娱乐。完善现代娱乐设施,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展示、表演,提倡游客消费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

(四)基于“两型社会”的旅游业发展的原则

理论上,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中具有重复使用的特性;但同时它又有不可再生性。对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特别是对一些具有独特性且脆弱的自然景观,当游客的旅游活动对其影响超过一定程度时,将产生不可逆转的蜕变甚至消亡,其保护应引起高度重视。而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文化风情,应最大程度上进行保护,可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向外界进行宣传,减少外来游客对它们的影响,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总之,“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涉及各行各业。在旅游发展实践中,应该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贯彻到旅游活动各个环节,使之融入人们的旅游出行活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五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探讨,对“两型产业”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产业聚集及结构升级将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在现有产业中引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对已有产业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不同产业的优势,将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这些结论,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或正在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但现有文献对“两型社会”产业支持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尽管有文献(冷俊峰、杨赛鑫、李金保,2011)对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科学的“两型产业”概念和“两型社会”产业体系标准没有形成,特别是如何改造传统产业来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献更是缺乏。尽管如此,本书认为:“两型产业”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产业,而是指在产业运行过程中,融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使其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另外,相关的研究局限于以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案例,研究者也以这两个区域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个产业所能支撑的,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科学合理地界定“两型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两型社会”的产业体系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将是今后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尽管“两型社会”建设是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式付诸实践,但“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面临新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增长方式和社会生产函数的改变,要在整个经济系统内全面铺开,需要更多案例的支持和更广范围的理论探讨,这将是今后“两型社会”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