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新世纪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另一种意义上的“中日韩三国三足鼎立论”
宋成有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发展,构筑新世纪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已经提上日程。然而,将共同愿望落实为具体行动,却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遭遇始料未及的尴尬。多赢显然符合各国的利益,合作进程也会持续下去。为此,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提供某些新思路,而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意义上的另一种“中日韩三国三足鼎立论”,即为其中之一。
一 构筑新世纪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进展与阻滞
进入21世纪,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进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进展与阻滞同时存在。
(一)积极的进展
1.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实力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继续扩展。
截至2008年6月,东北亚国家经济开发的态势是:各国均面临各种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但大局依然稳定。中国继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加;日本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高科技国家地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韩国经济保持活力,IT产业国际领先,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俄罗斯石油美元收入猛增,迅速恢复了元气;朝鲜和蒙古的经济改革加快了步伐,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亚地区在国际经济社会的地位稳定,与北美、欧盟并立,成为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大致说来,东北亚地区分成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活跃地带和俄朝蒙三国的急起直追地带,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经济活跃发展地带,中韩、中日、日韩之间的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并相互成为各自国家最重要的经贸伙伴。
2.“10+3”体制逐步稳固化,中日韩在三国轮流举行首脑会议的新举措提上日程。2003年10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提出了三国多赢合作的一揽子框架。2004年11月,第6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会议通过了《中日韩三国行动战略》和《中日韩合作进展报告》。2006年9月取代小泉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访问中国、韩国,“破冰之旅”对改善三国政治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1月,第7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宿务举行,会议发表了《第7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新闻声明》,三方同意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从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加强经常性交往,决定建立三方外交高官磋商机制,就三国间重大的政治、外交课题以及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同时在进一步推进三方经贸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
2007年6月,中日韩三国外长在济州岛举行第一次会议。三国外长一致认为:“中日韩是亚洲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加强三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国将致力于把握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在推进东亚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三国外长商定每年一次,在三国首都轮流举行外长会议。
2007年9月日本福田康夫组阁,进一步推进了三国关系的发展。同年11月,第11次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10+3”领导人会议和第8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对保持高层交往和磋商、加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制定三国合作行动计划、促进三方投资协议谈判、2008年在中国举办“中日韩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科技合作论坛”、推进金融合作、增进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和青少年交往等方面,达成八点共识。
2008年6月,第二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东京举行。会议达成共识:①“三国合作对维护亚洲和平、稳定与繁荣十分重要,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友好合作大方向,积极落实领导人互访成果,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人员交流等各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②“三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在促进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支持非洲发展、推进联合国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③三国外长“同意保持三国领导人和外长经常性交往,一致商定于2008年9月在日本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与第一次三国外长会议相比较,这次外长会议强调三国的“友好合作”方针,增添了若干相互合作的具体新内容,特别是商定2008年9月在东京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概言之,中日韩三国首脑在三国首都而非东盟某国首都举行会议,将在“10+3”外,增添“1+1+1”的新机制,有助于开创三国多赢合作、促进东北亚区域化进程的新局面。
3.2003年8月启动的六方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的希望在增强。在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9月19日第四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形成的《共同声明》,制定了共同遵循的具体原则和“路线图”;2007年2月13日六方会谈第五轮第三阶段达成的《共同文件》,为分阶段逐步落实各项具体举措,制定了时间表。在这个过程中,达成有关各方建立多赢与合作框架的共识,朝美关系、朝日关系的正常化已经提上了日程。作为六方会谈的另一个重要成果,自2000年6月以来中断7年的南北峰会将在2007年10月再次举行,等等。2007年7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发表声明透露,朝鲜已通告美国,已关闭宁边核设施。
同年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发表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朝方承诺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对宁边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放射化学实验室)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去功能化;专家组提出的具体措施将由团长会本着各方接受、科学、安全、可验证和符合国际规范的原则批准;同意根据“2·13共同文件”,在同年12月31日前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作为“行动对行动”的交换条件,朝美继续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向实现全面外交关系迈进,加强双边交流,增进相互信任;美国承诺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持恐怖国家程序及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朝日将根据《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迅速实现邦交正常化;将向朝方提供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已向朝提供的10万吨重油)。
2008年6月26日,朝鲜驻华大使崔镇洙向六方会谈中方代表团团长武大伟提交了朝鲜核申报清单。美国对朝鲜提交核申报清单表示欢迎,称将会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并取消其他制裁。6月27日下午,在国际媒体的关注下,朝方炸毁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朝核危机向最终的解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美国表示在审慎研究朝鲜提交的核报告之后,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
4.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人员往来频繁。近十几年来,在东北亚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以电视剧、流行音乐为开路先锋,以商品、饮食推波助澜的“韩流”经久不衰,影响很大。在中日韩三国之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共同研究、互派专家学者讲学、接受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等文化交流方式已经规范化和持久化,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韩国的人数,以及韩国、日本留学生在中国的人数,数以万计,均在留学国家名列前茅。至于三国之间旅游客人人数之多,国际航空、航班次的逐年增加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员交流的快速发展势头。据统计,除去数以万计的常驻人员外,2003年中日韩三国互访的游客总数稳定增长。在521万到日本旅游的外国游客中,韩国游客146万,占28%,中国游客45万,占8.6%。在1140万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日本游客225万,占19.8%,韩国游客194万,占17.1%。在447万到韩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日本游客180万,占40.4%,中国游客51万,占11.5%。2004年,访韩的日本人达244万人,访日的韩国人达156万人,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同年,韩国游客访问中国达285万人次,在中国的7.7万名外国留学生中,韩国留学生几乎占总量的45%。至2006年,中韩双方人员往来达500万人次,在华留学生将近5万人。
(二)消极的阻滞
几乎与上述每个积极进展相并行,消极的阻滞因素也在顽强地表现其存在。
1.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的中断与推迟。尽管2003年三国领导人发表了区域合作的《巴厘宣言》,但由于日本首相小泉不顾中韩两国的强烈要求,坚持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参拜,加剧了对抗,增加了三国互信合作的难度,恶化了三国合作的氛围,阻滞了三国建构多赢合作机制的势头。2005年12月,中韩宣布推迟举行例定的三国领导人会议。
至于预定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的首次东京会议,也因偶发的因素而被迫推迟。2008年7月14日韩国政府表示,日本政府已经告知:将在2012年开始采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指导要领(教学大纲)中将独岛(日本称“竹岛”)认定为日本领土。为抗议日本这一决定,韩国随即召回驻日本大使。7月17日,韩国拒绝日本关于两国外长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系列会议期间会面的提议。同日,韩国驻日大使权哲贤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日本需要韩国成为合作伙伴,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最恶劣的事件。其中,可能最受影响的是六方会谈。”除了“独岛风波”对三国领导人会议的干扰之外,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宣布辞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预期的中日韩三国峰会被迫推迟。
2.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赖的构造依然脆弱。由于冷战意识作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存在的差异以及国情、民情的差别,甚至由于各国和美国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造成政治、军事上的各种隔阂,使各国之间很难建立真正的互信关系架构。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比较典型的事例是欧美舆论界炒作的“中国威胁论”或“中国崩溃论”,在中国的邻国得到的回应。如2008年9月14日在爱知县丰后水道海域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爱宕号”的枪炮长和舰长肉眼发现1公里之外的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的“潜望镜”浮出水面。首相福田下令彻底查明并准备抗议,自卫队出动舰船和P-3C反潜机奉命前来增援,合力跟踪搜索。日本舆论沸沸扬扬,军事评论家未等弄明事实,就断言“会做这种事的一定是中国海军”,宣扬“日本周边到处都是中国潜水艇”。一周后,防卫省在美军协助下进行调查和分析,判定当时在布氏鲸栖息地的“这一海域几乎没有别国潜艇存在的可能性”,结论是“当事者可能将鲸鱼的鳍等物体误认为潜望镜”。可见,建立互信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3.国际经济竞争的力度在加强。这些竞争随着由日本独强格局,扩展为多国竞强的新格局,在市场份额分配、资源配置、资本流动、高技术流动、能源获得等方面,竞争日益激烈。几个典型的事例,包括中日之间围绕着铺设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与“安纳线”(安加尔斯克—纳霍徳卡)的竞争、围绕东海油气田开发的争端,即为能源竞争加剧的一个例证。中日韩三国如何协调对外经济开发政策,则是近年来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4.六方会谈进程出现的新挫折。2008年8月26日,鉴于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两个月后,美国并未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发表声明,宣布朝鲜已在14日停止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声明强调:美国声称要按照“国际标准”对朝鲜的核申报进行验证,实际上是对朝鲜进行“特别核查”;抨击美国违反了“行动对行动”的原则,提出企图单方面解除朝鲜武装的“强盗要求”,企图侵犯朝鲜的自主权。声明提出:按照六方会谈的“9·19共同声明”和“行动对行动”原则,验证应在实现整个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最终阶段进行,是六方都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对朝鲜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验证的同时,也要对韩国及其周边有无美国核武器、是否有美国核武器运入和通过进行验证。同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伍德指责朝鲜停止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作业,是“违反了”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所作承诺的“倒退”;要求朝鲜必须提供一种能够验证其核活动的机制,这样才能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中摆脱出来。最近的事态似乎又回到了6年前,即2002年12月,朝鲜指责美国未履行承诺,宣布重新启动已冻结的宁边核设施。
5.国际文化交流当中出现有待解决的新问题。从大的格局来说,东北亚地区存在着中日韩之间文化交流的热圈以及与俄朝蒙之间的温圈,在相互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繁程度上并不平衡。如何变“温”为“热”,普遍加强各国国际文化交流,仍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随着中国国家财富的迅速积累,如何加大对国际文化交流的投入,包括在2007年中国教育部度派遣4000名中国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前往国外著名大学短期留学1年的同时,增加中国政府对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名额,也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总之,以上两种趋向说明组建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既充满了希望,也面临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中日韩“三足鼎立”框架与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
“三足鼎立论”是借助成语“三足鼎立”表述国际势力均衡论。中日韩三国词典关于“三足鼎立”的解释大同小异,均指三方的“并立”、“并峙”、“对峙”。据此,可以引申为三方比肩而立,缺一不可,共同支撑,形成某种格局。
将上述意义上的三国并立、并峙构成的国际格局加以良性化,就形成了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基础。换言之,比邻而居的中日韩三国相互依存,通过良性的博弈较量,形成某一个时期相对静态化和定格化的架构。多元性、互动性、不可缺失性和相对稳定性,是这一架构的基本特征。
如果用历史的长焦距验证“中日韩三国三足鼎立论”,可以说在古代,①至少从公元7世纪中后期算起,三国作为东北亚国际舞台上的三个主角,分别作为三足鼎立格局的一足,共存并立,演出古代版的东北亚“三国演义”。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是铸造各自“鼎足”的基本要素。诸要素为各国国本所系,也是三国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沟通渠道和媒介。③在三足鼎立格局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大陆、半岛和列岛三种势力并存并立的规则:从7世纪中后期以来,维系东北亚600余年(至1274年元朝第一次东征日本)乃至900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第一次侵朝战争)的长期和平关系的准则是:其一,以平常心态看待对方走向统一与强盛,尊重历史的抉择结果;其二,大陆或列岛势力不对半岛领土抱非分之想,或者试图支配半岛内部事务;其三,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取决于大陆、半岛和列岛三种势力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失掉任何一足,特别是半岛一足缺失,势必导致三足鼎立格局整体框架的失衡,导致大陆与列岛力量的迎头相撞,引起区域性动乱或战争。换言之,大陆、半岛和列岛力量“三足鼎立”,彼此和平相处,是地区稳定的关键。
在近代,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失衡,历史教训沉重:①以邻为壑的国策不可取。19世纪40年代以来,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欧美列强对东北亚发动新一轮的冲击,由此揭开东北亚近代史的帷幕。以坚船利炮为基本手段的“西力东渐”,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三国三足鼎立的根基,而且激活了日本率先实行明治维新,沿着“脱亚入欧”道路,脱颖而出。在推行“大陆政策”的过程中,日本背靠欧美,侵韩侵华,以邻为壑,损人利己。②引发战乱。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三足鼎立”架构因朝鲜半岛一足的缺少而导致全局失衡,酿成东北亚战乱的源头。痴迷于“满蒙生命线”的日本,发动了逐步升级的侵华战争,占领中国东北、侵入关内广大地区,继而挑起太平洋战争,用暴力拼凑了“大东亚共荣圈”。最终,在反法西斯盟国的联合打击下,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土崩瓦解。③日本武力崛起留下各种后遗症。“大日本帝国”的崩溃,一方面为中国新兴、朝鲜半岛光复和日本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即为重建三国三足鼎立格局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也留下了若干历史后遗症,影响着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进程。例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停战线南北的统一问题、中日和日韩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参拜问题、三国之间的国民感情问题,等等。
在当代,首先经济开发是构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足鼎立”格局的基本要素。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日本,60年代初期的韩国和70年代后期的中国,先后掀起经济开发的三次高潮,从总体上提高了东北亚的国际经济地位。80年代日本稳居世界经济大国前列,韩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在加入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复苏,中韩日三国形成经济互补关系,相互往来日益密切,成为带动东北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进而构筑经济上三足鼎立格局的基本动力。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三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引起国际社会的瞩目。
据日本经济公报中心1996年的统计,1994年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为5.477万亿美元,相当于同年美国6.738万亿GDP的81.3%;是同年英法德三国4.396万亿美元GDP总和的124.6%;1990~1994年,中、日、韩三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1%、2.1%和7.6%,同期,美、英、德、法等四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0.8%、2.6%和1.2%。由此可见中日韩三国GDP总和位居世界第二,具有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特点。经过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情况有所变化。但在21世纪之初,中日韩三国GDP总和居世界前列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依然如故。
据世界银行2008年9月的统计,2007年世界排名前15位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13.811万亿美元,日本4.376万亿美元,德国3.297万亿美元,中国3.280万亿美元,英国2.727万亿美元,法国2.562万亿美元,意大利2.107万亿美元,西班牙1.429万亿美元,加拿大1.326万亿美元,巴西1.314万亿美元,俄罗斯1.291万亿美元,印度1.170万亿美元,韩国0.969万亿美元,墨西哥0.893万亿美元,澳大利亚0.821万亿美元。同年,世界生产总值为54.347万亿美元。据此可知,东北亚中日韩三国GDP总和为8.62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62.45%、英法德三国GDP总和的106.07%。如果加上俄罗斯远东部分、朝鲜和蒙古的GDP总和,东北亚地区上述百分比率还会有所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东北亚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等课题提上日程。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促成中韩日三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关系的紧密化,形成“10+3”区域合作机制。2003年中韩日三国领导人的《巴厘宣言》,2004年发表的《中日韩三国行动战略》、《中日韩合作进展报告》和2007年的《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新闻声明》等文件,表明建立三国三足鼎立格局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其次,“三足鼎立”的含义在发生变化,构筑三国多赢合作机制提上日程。在新世纪,随着东北亚国际关系、国际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变化,“鼎立”的含义也增添了新内容。敌对或对抗因素进一步淡化,彼此“并立”、“协力”和“共生”的趋势逐渐突出。相互承认并尊重对方的存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方,东北亚区域意识正在形成。这样,就为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意义上的“三足鼎立”奠定了深厚的精神基础。作为隔海相望的邻国,中日韩三国需要在东北亚地区经贸往来、环境保护、节能技术开发等多种相对容易的领域入手,逐步探索建构“双赢”或“多赢”、促进相互合作与共同繁荣的三足鼎立格局。
机制并非体制。机制,是把自然科学的一个概念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取其某种“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或“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等含义。宽泛性、抽象性、非实体性等是机制的特点。“体制”则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具象性、实体性等是“体制”的基本特点。之所以提出建构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而非东北亚多赢合作“体制”,正是基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上述差别。这种差别,比较符合目前中日韩三国关系架构的实际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建立具有宽泛特点的三国多赢合作机制,第二步,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中日韩三国多赢合作体制。
最后,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尚需要时间。原因是:各国经济开发战略缺乏相互协调,经济发展水平、开发环境和运营体制还存在差距;美国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心存疑虑,世界级经济大国日本绕开东北亚,热衷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联手组建环太平洋经济圈;中日韩三国在历史认识、领土归属、能源开发等问题上,存在着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的分歧和对立;东北亚地区在集体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等方面尚有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上述原因阻滞了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建立,但是这些均属于局部原因。一个对全局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更大的原因,与后冷战时期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制崩溃,世界进入大分化、大调整和重新定位的新时期。各国纷纷提出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围绕着世界走向单极化还是多极化,展开博弈和较量;在“G8”体制之外,新兴经济力量崛起,尤其以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最为显著,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也引发了种种争论和揣测;冷战时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若干场合依然保留着强有力的惯性,加上传媒手段的普及化,足以群发性地展现社会舆论多元化的复杂。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给后冷战时代打上多变、动荡、不确定等特色。
受制于上述时代特色,就不难理解近20年间东北亚地区出现的诸多奇异景象:例如在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化组织几乎遍布全球的时代潮流中,唯独经济总量名列前茅的东北亚经济区域化还停留在发表言论阶段而未付诸行动,中日韩三国至今未形成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可以在东南亚国家的首都会晤,却从未曾在三国的首都坐下讨论问题;一度被火爆炒作的东北亚“金三角”、图们江开发进展迟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NUDP)图们江项目工作基地迁入北京等。
总之,各种经济的、非经济的因素综合作用,注定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过程相对漫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三 关于构筑东北亚多赢合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1.维持中日韩三国发挥的地区经济轴心地位,铸造东北亚经济开发之鼎,继续推动东亚建设性的区域化进程。发挥三国在经济开发中的各自优势,也相互关照对方的利益,互利合作,共同繁荣,以支撑东北亚中日韩经济开发之鼎,并与北美、欧洲之鼎相并立,维护国际经济的繁荣发展,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近年来三国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给人以信心。其中,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300亿美元,相当于15年前的26倍。同期,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超过3万家,投资金额累计达到350亿美元。2008年1月至6月20日,中韩贸易额达8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韩对华出口4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韩出口比重22.7%,中国继续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韩国从中国实际进口365.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占韩进口比重17.4%。另外,自2007年开始,日本对华贸易总额迅速攀升,中国不仅取代了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而且由于日本主要对华供应工业设备和大量零部件,因而成为七大工业国(G7)中唯一的对华贸易出现顺差的国家。2008年1月至6月20日,韩国对日本出口13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所占比重6.9%;自日本进口30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5.0%,所占比重14.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
2.转换习惯思维,以平常心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所谓“习惯思维”,包括冷战时期两个阵营划分的思想遗留、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和改革开放前的一言堂印象等。这里所说的“平常心”,既包括日韩两国如何看待中国,也包括中国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对于前者,不必过于求全责备,有话尽可以说,天塌不下来;对于后者,倒是应该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努力,科学发展,认真解决经济开发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本国和他国,客观而不是臆测、全面而不是片面、理性而不是偏激地打量对方,观察自己。虽然转换习惯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过程肯定会不断继续,终有“日久见人心”的那一天。
3.逐步建立东北亚地区的集体安全机制。所谓“逐步”,至少分为三大步骤或三阶段来进行。①第一步或第一阶段,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按照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和2007年2月13日《共同文件》提出的“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目标。在这一阶段,中日韩三国均有发挥积极而非消极作用的义务。②第二步或第二阶段,由中美朝韩四方举行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体制的四方会谈。四方均为参与当年朝鲜战争的当事国,此后则是维持停战机制的有关各方,因此均有资格参加建立半岛永久和平体制的会谈,达成共识,签订朝鲜半岛和平协定或条约。在这个过程中,美朝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和日朝关系正常化,是必要和必然的成果。因此,日本并非毫无作为。③第三步或第三阶段,建立东北亚集体安全持久体制。这就需要在朝鲜半岛建立永久和平体制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东北亚集体安全体制。参加这样集体安全体制的国家,不仅包括目前参加六方会谈的国家,也应该包括蒙古国。这种集体安全,不仅包括传统领域的安全,也应该包括非传统领域的集体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中日韩三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在文化上发挥中日韩各自“三足鼎立”的优势,积极探索21世纪东亚新文化的建设之路。这种新文化,应该是东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综合性文化。其建设,既是当今人类克服现代化通病的需要,也是近世,特别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东亚本土传统文化与欧美异质文化相互长期冲撞、融合的结果。中国作为东亚传统文化的故乡,根基深厚;日本作为近代以来传播西方文化的桥梁,在接受欧美文化方面领先一步;韩国作为东北亚的文明古国,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三国各具优势,呈现了文化上的“三足鼎立”局面,相互合作,必有成效。
5.解决历史认识问题。在中日韩三国,存在着两种历史认识问题:其一,中韩与日本关于近代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认识问题;其二,中韩之间关于古代高句丽历史的认识问题。两种历史认识问题和争论的性质是否能够等量齐观,尚有待斟酌和思考。
在历史认识问题上,采取历史主义的学术立场。历史主义的学术立场,认为历史是连续的发展过程,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地点及具体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将事物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予以考察。站在这样的立场上,以古代典籍文献和考古发掘为依据,或者以近代的文献、统计资料、物证和人证为依据,尊重由于已经过去而不可更改的史实,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和把握过去的历史。与此同时,开展三国学者之间的共同研究,也是推进学术繁荣的有益之举。
6.全方位地推进三国青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世界的希望在青年,建构21世纪东北亚地区多赢合作机制,也需要东北亚年轻人的参与和推进。多年来,中日韩三国青年之间的交流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继续推动和加强这种交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