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必读书:重建人生,拥抱成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大戏中的主角

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世界因我而精彩。在这个全球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国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两句话,一句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迈气概;另一句是:“人穷志短”,这是对贫穷者的一种描述。可以说,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深受这两句话的影响。坚信第一句的人便可以成为有为者,因为他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如果不幸深深沉迷于第二句话,接受命运的安排,从而不能自拔,那么他很可能就真的一生穷困潦倒、庸碌无为。

尽管人们一向同情弱者、同情穷人的遭遇,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穷志短”确实在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人身上体现着。

当然,让人感到高兴的是,我们见到的更多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这些曾经的“前穷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聚集财富,为他人创造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努力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草根阶层在极度贫穷的境况下,内心深处的动力和志向被彻底激发,并依靠勇气和胆识努力改变这种状态,从而构成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总而言之,贫穷、困苦不是件好事情,也很少有人乐于贫穷、向往贫穷。有发达国家的富人自愿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回归乡村、回归自然,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这只是表明了人们追求生活的兴趣和品味不同,但是并不表明人有向往贫穷的天性。

而当人们为了一日三餐而辛苦奔波时,最容易产生分化:大部分人被现状压垮,选择了屈服,从而进一步安于现状。所以,这也就是造成“人穷志短”的客观原因。再有,人在贫穷中挣扎,生存、活命是第一要义,即使立志,也往往是小志、短志;而立大志、长志则对人的要求较高,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人穷不能志短,人穷也可以有大志。在这方面许多先驱和伟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原本是失去自由的囚徒,却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一吼,最终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平民总统林肯,早年不过是靠为人擦皮鞋糊口的穷小子,就因为从小有远大抱负,不甘心庸碌一生,凭借个人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中外历史上许多富豪都是出身寒门、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典范,比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我国香港地区的爱国实业家李嘉诚,我国大陆著名民营企业界代表人物刘永好,等等。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甘于受命运的摆布,把贫穷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有人把贫穷看作是一所任何人都可以来进修的学校,在这个学校中各色人等都可以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总之,穷人不能永远做陪衬富人的小草和绿叶,要学会展现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