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铁血柔情:家国理想与爱之悲歌
林觉民(1887—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人。1887年生,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14岁考入福建高等学堂。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林觉民渐渐形成“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看法。1905年,与陈意映结婚,感情融洽。在家乡,他兴办了一所女子学校。为寻求国强民富之道,林觉民于1907年留学日本,专攻日语。后进入庆应大学攻读哲学,同时学习英语和德语,决心更广泛地向外国学习。他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经常读书到深夜。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将大量时间用于翻译《六国宪法论》,还撰写了《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明确反对康梁的君主立宪,推崇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主张积极为民主革命做准备。
1911年年初,获悉孙中山拟在广州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林觉民等留日福建学生毅然放弃学业,积极响应,在日本秘密购置枪械弹药,并担负起把枪械秘密运回国内的艰巨任务。林觉民到香港后,被黄兴留在香港,参加筹划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起义时间迫在眉睫,各项准备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着。4月24日晚上,林觉民抱着为革命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写了遗书。他先写了《致父老书》,指出我们中国处在危亡的时刻,呼吁父老思虑亡国之惨,当为之惊醒,与敌抗争。又写了《禀父书》:“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简短的几句话却凝聚了他的家国情怀。随后,他忍着极大的悲痛,满怀深情写下了《与妻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最后,他还要求妻子将来教育好两个孩子,“以父志为志”,为了国人的自由勇敢战斗。信中情词真切,催人泪下。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率领敢死队中的福建战友与林文等汇合,担任进攻两广总督衙门的任务。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派卫队赶到提督署,在东面辕门架设机关枪阻击,黄兴率领大家英勇还击,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林觉民不幸腰部中弹倒地,他忍住剧痛跃向敌人冲杀过去,又遭受几处枪伤,终因流血过多难以支持而倒地被捕。林觉民被俘后,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李准在水师提督署审问他。他镇定自若,侃侃而谈,纵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为革命党气势所慑的李准命令卫士解除了他的镣铐,为他设座,给以笔墨。林觉民纵笔疾书,很快写完了两张纸。接着他又在堂上演说,劝诫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林觉民被关押后,拒绝进食,后从容就义,年仅25岁。后与广州起义的死难烈士共72人合葬于黄花岗。
资料来源
高阳.革命先烈传记七·林觉民[M].台北:金兰出版社,1985.
吴钧,李兴元.近代中华爱国志士[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案例点评
据史料记载,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留日学生就有9人,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者占有相当比例。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他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封建大家庭,是“面貌如玉”的儒雅读书人,精通三国外语;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和父亲,又是一个心底光明如雪、肝肠坚强如铁的民主革命家。在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受封建统治的晚清时期,林觉民虽然难舍家庭之亲情,但为了共和理想、为了民生,他心怀生命和爱情皆可抛的“大爱”情怀,参与了一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惨烈战斗,以“为天下人谋永福”,终悲壮牺牲。林觉民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共和理想捐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反清斗志,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执笔人:浙江师范大学 陈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