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闻报道要对公众舆论进行导航——关于把“两个舆论场”统一起来的思考

鲁兰洲鲁兰洲,绍兴市记协主席,曾任绍兴日报社总编辑、副社长、党委副书记。

鲁兰洲

最近,省委书记习近平在驻浙中央新闻单位全体人员会议上指出,新闻报道要把为党和为民统一起来,绝不能对立起来。不能机械地照搬、复制社会舆论,而是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对公众舆论进行“导航”,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两个“舆论场”的关系问题。

一 主流媒体要研究“口头舆论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人民群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领域、共同问题,在口口相传之中形成了“口头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间街谈巷议的焦点。尽管口头舆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而且,人民群众总是关注那些刚刚露头的、关系他们自身利益的、普遍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和重大社会动向,因而使口头舆论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往往成为社会的“风向标”。主流媒体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应该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研究人民群众的看法和态度,研究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便从口头舆论中触摸到社会跳动的脉搏。去年以来,绍兴日报社所属的三张报纸更加注重及时了解广大读者对市委、市政府决策的舆论反馈,有针对性地组织主题报道和重大活动报道。比如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系列”工作推进报道、关于城中村建设报道、关于构筑反腐倡廉惩防体系报道、关于新昌江污染治理的系列报道等等,都有效地加强了“官”方与民间的沟通,及时告知了有关信息,消除了群众可能和正在产生的误解,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 从群众舆论中吸收有价值的成分

反映人民心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新闻宣传工作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反映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说,党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党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党领导的媒体舆论同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也应该是一致的,这是党的宗旨和主流媒体的性质决定的。但是,主流媒体舆论与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有时也会有某些差异。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群众中有的人则偏重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因而对党和政府的某些方针、政策和一些具体措施不十分理解。加上他们对情况了解得不那么全面,对赖以做出判断的信息掌握得不那么充分,难免会对主流媒体的某些报道存有疑惑。

还应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探索性、实践性、群众性,是初级阶段新事物诞生和发展的三个基本特征,许多有生命力的新做法、新创造、新经验都蕴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需要发现,需要开掘。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会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发现和捕捉新闻,从人民群众的议论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苗头和趋势。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从群众实践和群众舆论中吸收合理的、有价值的成分,从而使媒体舆论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今年以来,《绍兴晚报》关于“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先进人物的系列报道,《天天商报》关于消费团购、改变消费观念的报道都深受读者欢迎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 让两个舆论场互相交融

应该承认,现在新闻媒体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重视不够,了解不多。有时人民群众对某一社会问题已经“议论纷纷”,新闻报道却很少谈及;或者虽有报道,但与人民群众对事件关注的角度、关心的程度以及对信息量的需求相差较远。我们用大量篇幅和时段加以报道的事情,有时人民群众并不完全感兴趣。这种反差使得在某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两个舆论场互不衔接、互不交融。

作为主流媒体,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在人民群众中已经“议论纷纷”,需要主流媒体加以反映和引导。实践证明,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基本情绪了解得越多,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强;反之,主流媒体引导社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那么,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诸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经济适用房建设、民工子弟学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社区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决策和举措,绍兴日报社所属的三张报纸始终给予密切关注和配合,并随时倾听人民群众的舆论反馈,发表了许多用群众的评价和语言来诠释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文章,这样就拉近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

四 防止两个舆论场脱节

为了防止出现新闻报道脱离人民群众的倾向,我们经常提倡编辑、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的情绪,反映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要提高报道质量,贴近群众,就要找准“兴奋点”、“共鸣点”,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等的实质性内容,多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裁和形式,使新闻报道鲜活生动、富有特色。同时,要经常研究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最不高兴的是什么;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我们开设的“乡村穿行”、“乡村夜话”、“新农村新消费”等专栏,就是为达到这种目的而开展的一些尝试。

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和克服主流媒体舆论同人民群众口头舆论脱节的现象,就必须自觉地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在新闻报道中既要体现党的意志,又要反映人民心声。在组织指挥报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各报的领导及编辑、记者经常思考这些问题:一是市委有什么重大举措需要及时向外发布?不同层次的人对这些重大举措的关注点是什么?二是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需要告诉老百姓,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三是老百姓希望从主流媒体获得什么样的有效信息?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是什么?人民群众迫切希望主流媒体发布哪些重要信息,做哪些释疑解惑的工作?四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普遍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向人民群众说清楚,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可以组织许多新闻报道;它们交叉重叠的部分,更是我们组织指挥新闻报道的重点领域。用这样的方法组织指挥新闻报道,就有可能改变媒体舆论同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相脱节的现象。比如,这几年绍兴城中村建设力度大,对群众各方的利益考虑也比较周到。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不够理解。如何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我们组织日报、晚报、商报,从自己特定的读者对象出发,用通讯、消息、言论、问答、图表、照片等多种形式,详尽地叙述,细心地解释,客观地比较,尽可能让事实说话,让群众自己说话。同时,注重信息的对称和丰富,既有党委、政府的声音,也有广大群众的话语;既有对政策的解读,也有对误解的释疑;既有对工作的总结和展望,也有对困难、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当市里举办城中村建设高层论坛时,我们不仅全面报道论坛内容,还在日报用两个专版摘登高层论坛的演讲稿。令人高兴和想不到的是,读者对这两个理论专版显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不少人来电来函表示“说得好、登得好”。这充分说明党报舆论场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与人民群众口头舆论场相衔接、相一致。

(本文发表于《新闻实践》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