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全球发展的合作网络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关系
“中国目前崛起所发生的背景,不仅包括与其他区域大国的较劲,而且它的崛起还高度依赖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持续稳定。”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8次踏出国门,奔波42天,跨越赤道南北,到访14个国家;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和活动9次,涵盖亚、欧、北美、非四个大洲;与全球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几乎都有会见,签署各种合作项目超千亿美元。纵览一年外交,合作共赢始终是习近平使用的“高频”词。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演讲,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关联紧密,进展顺利。两大走廊建设将有力促进有关国家经济增长,并为深化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强大动力。”11月6日,习近平在越南国会演讲时强调:“中方愿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框架内,加强两国互联互通及产能和投资贸易合作,为新形势下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我们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的愿景。”11月18日,习近平在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发表了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始终主动发掘中华文化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不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赢得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和支持。
互联互通是当今时代的元模式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时候,必须占领道义的制高点。”
“什么是道义的制高点?一个国家的利益绝不能称为道义的制高点,考虑到人类的利益,从推动人类进步的角度出发,才能占领道义的制高点。”
以此标准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实施,就是道义的制高点。
“沿着贸易途径可以找到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利益。”
互联互通是实现人类整体救赎之路。相比传统国界线的冲突,关于互联互通竞争的暴力程度要轻微许多,由此人类可避免重蹈过去大国争斗的覆辙。此外,互联互通也让此前不可想象的进步成为可能,因为资源和技术可以迅速转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人类也可以迁徙,以躲避自然灾害或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更好的互联互通条件还有助于各国实现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的多元化。历史的曲线足够绵长,但其走向是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的基础
在“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之初,全球安全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公共品”,其主要提供者是美国。但在21世纪,最为重要的公共品却是基础设施。而中国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贡献者。
“不管用什么方式互联,都必须要通过基础设施。”
在互联世界中,世界各国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和人口规模等国内因素,也取决于其国际互联程度。例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而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国家只有56个。
全面参与并塑造现代的全球分工
亚当·斯密认为,不断增强的劳动分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力量。“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互联互通,畅通了全球的技术、资源与资本的渠道,也开放了中国的巨大市场,使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企业得以走向世界,全面参与并塑造现代的全球分工。
“如果说全球民众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对现代化和互联互通的追求,而后者又是通往前者的主要路径。”通过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和工业园,中国已成为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印度洋区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现代化推动者。对全球互联互通的评判不应该看它是否符合“二战”之后的制度体系,而应该看它是否满足了全球民众的需求。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正在参与一场涉及外交和国内经济政策两个级别的比赛。执行和治理方面之间的挑战,是一场比赛是否会妨碍另一场比赛。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提出:“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帮助一些欠发达的国家做一些事情,是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做的事情。事实上,中央政府并没有在“一带一路”上大规模投资,中国国内扶贫任务艰巨,扶贫是2015年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7.9亿,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是超过70 %。“现在我们一方面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方面帮助其他的国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经验交流甚至一些减贫的试点,是应该做的事情。两头都要兼顾。”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国霞说,“我们和周边国家的这些合作也为穷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实际上对减贫是有推动作用的。”事实上,2015年中央财政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有关精神,预算安排扶贫资金补助地方部分460.9亿元,比2014年增长8%。
中国在寻求国家利益的同时,须有心怀天下、同舟共济的胸襟,并为此做出应有的、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有如此,才能为中国未来成为国际社会的领导者拿到一张令别国心悦诚服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