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弟子规(选句)(7)
赵国君臣也明知秦王没有诚意,只是想霸占和氏璧,但是强大的秦国是弱小的赵国得罪不起的。君臣正在不知所措时,蔺相如毛遂自荐要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后来演绎了著名的“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
完璧归赵之后,秦王积怨在心,一定要侮辱一次赵王。他邀请赵王到两国边界上举行生日庆典。赵王知道秦王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于是将赵国著名的文臣蔺相如、武将廉颇一起带去赴宴。
蔺相如陪着赵王赴宴,武将廉颇带着重兵在城外守候。宴会上,秦王故意要赵王弹琴,然后命令自己的史官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为秦王弹琴。很明显,秦王是想用这种方式羞辱赵王。
正在赵王感到羞辱的时候,蔺相如拿起一个瓦缶,来到秦王旁边,跪下说:“听说秦王很会敲瓦器,现在请秦王为我们赵国国君敲瓦器来祝寿。”秦王听了拍案大怒,蔺相如丝毫不畏惧,他向前走两步,拿着瓦器怒目贲张地对秦王说:“我们现在近在咫尺,你若不答应,我要跟你同归于尽。”
秦王看到这种情势,吓得不敢动,旁边的军士怕伤害了自己国君,也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形势下,秦王无可奈何就敲了敲那个瓦器,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请你们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看到这种情形,秦国的大臣们跃跃欲试想要动手,但知道廉颇将军带着重兵把守在边界,权衡再三,终于没敢动。
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令赵国国君非常赞叹,回到赵国,赵王再次提拔蔺相如,位置在将军廉颇之上。廉颇是举国敬佩的武将,蔺相如一下子比他的位置高,他很不服气,心想:我为赵国出生入死几十年,蔺相如光凭几句话,竟然骑到我的头上!他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这个消息后,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处处躲避廉颇,他甚至托病不上朝,以免和廉颇见面会发生不愉快。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迎面遇见廉颇将军的马队,蔺相如赶紧恭恭敬敬地将自己的车马撤回来。他的门客很不服气,对蔺相如说:“我们是因为你机智、勇敢、正义才投在你门下,怎么你见到廉颇竟然变得如此胆小如鼠呢?”蔺相如见门客这样说,就问他们:“廉颇将军跟秦王比,哪个更厉害?”门客说当然是秦王更厉害。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我避让他完全是为了国家着想啊,我和廉颇将军一文一武,是赵国的顶梁柱,我们两人配合默契,其他大国才不敢欺负赵国。假如我们两个争斗起来,两败俱伤,我们的国家就会处于危难状态,所以,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和廉颇将军保持和睦。”
廉颇也是个有见识的人,蔺相如这番话传到他耳朵里,他的内心非常惭愧,知道自己错了,决心忏悔,负荆请罪。从那以后,廉颇和蔺相如成为生死之交,两个人互相尊敬,忠心耿耿,联手辅佐赵王。
人有短①,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②。
【注释】
①短:这里指缺点。
②勉:尽力,努力。
【译文】
别人有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宣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努力。
【历史故事】
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
春秋时期,人与人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可以像牲口一样被卖来卖去。鲁国的国君很慈悲,颁布了一道法令:不管哪个鲁国人,在国外看到被卖作奴婢的同胞,花钱把人赎回来,回到鲁国就能得到国家给予的金钱和名誉双重奖励。这道法令施行了很多年,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为这道法令得以重返家园的不计其数。
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子贡的,善于经商,非常有钱。子贡又是慷慨仁义之士,无论对老师孔子还是对其他人,都乐意解囊相助。有一回,子贡出门经商,从国外赎回来很多鲁国同胞。回到鲁国后,他没有接受国家的奖励,一来他觉得自己不需要这笔钱,二来自己非常愿意为国家分担赎人的资金。
子贡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仁义,非常慈悲。只有老师孔子听到这件事以后,不仅把子贡大骂一通,而且还说子贡的做法简直是伤天害理,切断了很多鲁国落难同胞重返故土的路。
子贡觉得很委屈,向老师请教。孔子说:“世间事,不过义和利两个字。”鲁国的法律,彰显的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能生出恻隐之心并且不怕麻烦去赎人,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是完成了一件善举。为鼓励这样的善行,国家给出一些相应的补偿和奖励,目的是让大家赞扬这样的善行,不让做善事的人受到经济损失。这样一来,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在孔子看来,子贡的所作所为,只是让他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却同时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以后那些赎人之后拿了国家奖励的人,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大家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
因此,孔子说子贡的做法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所以他要大骂子贡,担心自子贡之后,很多人会对自己落难的同胞视而不见。因为很多人都不会像子贡那么有钱,很多人在国外赎回同胞后,都希望能拿到国家的奖励。如果他们因为拿国家补偿而被人唾骂,那么他们便很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地救助落难同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很多鲁国人就不能返回故土。
和子贡相反,孔子的另一弟子子路的一次善举得到了孔子的大力称赞。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掉进了水里快要淹死了。子路二话没说,马上跳到水里把那人救了起来。这个差点被淹死的人被救起后,非常感谢子路,就把他的牛牵过来对子路说:“感谢你将我从危难中救起,这头牛送给你。”子路没有推辞,很欢喜地把牛牵走了。子路的行为,得到老师孔子的大大赞赏。
在一般人的意念中,觉得子贡不受赎金应该受到称赞,子路虽然做了好事,但牵走了人家的牛,子路的行为跟子贡比,好像略逊一筹。但是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样做是非常对的,往后一定有更多的人像你一样,看到别人危急都会奋不顾身去救人,因为他们从你身上看到了善有善报。所以,我要称赞你。”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①作②;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③,道两亏④。
【注释】
①且:就,不久。
②作:产生。
③规:规劝。
④亏:欠缺、短少。
【译文】
宣扬别人的短处,是一种恶行。如果宣扬得过分,会惹出祸患。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对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损害。
【历史故事】
触龙劝说赵太后
战国时候,赵太后掌管赵国政权,那时,强大的秦国准备攻打赵国。赵国赶紧向关系较好的齐国求援,齐国表示愿意出兵救援,但出于多方面的考量,要求赵太后把她宠爱的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
赵太后左右为难,一边是国家安危,一边是对幼子的宠爱,她在纠结中迟迟不做决定。大臣们心急如焚,极力劝说赵太后把长安君派到齐国做人质。赵太后非常生气,对大臣们怒喝道:“以后谁再在我面前提让长安君做人质这件事,我一定当面唾他的脸。”
众大臣都不敢再言。有一天,德高望重的老臣触龙求见赵太后,太后料想他肯定又是为派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这事而来,便气冲冲地接见了他。谁知触龙见到太后,只聊家常,只关心太后的身体,只字不提人质的事。
赵太后见他不是为人质之事而来,心情舒缓很多,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只说生活起居的琐事,互相关切着对方。触龙见太后的怒气渐渐消了,心情也愉悦了,就对太后说:“我有个最小的孩子,名叫舒棋,虽然他不怎么成材,但是我很宠爱他。我现在已经老了,我想求您让他来皇宫做一名侍卫,恳请您能应允。”
太后说:“可以啊,他多大了?”触龙说:“年纪不大,十五岁,但我希望在我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感叹地说:“真没想到男人也这样宠爱自己的小儿子。”触龙说:“男人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可能比女人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应该不会,女人宠爱小儿子比男人厉害。”
触龙见太后笑意盈盈的,便进一步说:“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会替他们做长远打算。”赵太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触龙随即话锋一转说:“但是我觉得太后您为自己的儿子打算得不够长远。”赵太后大为不解。
触龙说:“从古到今,为什么能够世代继承王位的王子王孙非常少呢?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地位虽高,却没有为国家建立过功勋,他们执政以后,在大臣和民众中没有说服力,因此难以长久地继承王位。”
“如今,太后将长安君的地位抬得很高,给他很好的封地、很多的财宝,却不让他为国家立功,等太后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所以我认为太后您虽然爱长安君,但是您替他打算得不够长远。”
听完触龙的话,太后犹如醍醐灌顶,立刻为长安君准备了车马随从,送他到齐国做人质,齐国随即答应援助赵国。
凡取与①,贵分晓②,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③,即速已④。
【注释】
①取与:取得与给予。
②分晓:清楚。
③己不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④已:停止。
【译文】
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给的要多,拿的要少。强加于人的事,先要问自己喜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
【历史故事】
感恩
春秋时期,赵盾是晋国的大臣。他为人耿直、心地善良。他一生救济了很多的人,很多人都感念他的恩情。同时他又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经常指责国君的过失,久而久之,国君视他为眼中钉,想要诛杀他。
于是,国君便假意请赵盾喝酒,在酒宴上埋伏了杀手。酒过三巡,杀手猛地从席间跃出,直奔赵盾而来。眼看赵盾就要被杀,一名武士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后来,赵盾才知道,那个武士是他曾经救助过的一个乞丐。当年,这个乞丐差一点要饿死了,赵盾给了他一筐饭食,还送了一些东西让他去抚养老母亲。后来这个乞丐成了武士,他一直不忘赵盾的恩德,赵盾危难之际,他当然要出手相救。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少时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游手好闲,四处游荡,饥饿与寒冷时常伴随着他。
为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钓鱼。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其中一个老婆婆看韩信穷困潦倒,很同情他。有一次,老婆婆的家人送来午饭,她心怀怜爱地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饿坏了,也顾不得礼仪,狼吞咽地吃了起来。从那以后,那个老婆婆每天都会把食物分一点给韩信吃。
这样过了好久,有一天,韩信吃过饭向老婆婆深深鞠了一躬,激动地说:“谢谢您这样厚待我,我永生难忘,将来我一定报答您老人家!”
老婆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千里!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相,不忍你挨饿,才和你共进午餐,哪里需要你报答!”说完,拿起洗好的衣服就回家了。
韩信望着老婆婆离去的身影,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回来重重答谢这位老人家。后来,韩信果然飞黄腾达,替刘邦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没有忘记那个给过他恩惠的老婆婆,命手下人恭恭敬敬地把老婆婆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
【知识点小链接】
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律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道:“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主要是说明人不得志。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①,虽②贵端,慈而宽。
【注释】
①贵端:以端庄为贵。
②然:这样。
【译文】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尽快忘记;对别人怨恨的时间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的时间越长越好。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品行端正很重要,若能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善了。
【历史故事】
宽容慈爱
明代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人生的真实感悟写就的《了凡四训》被奉为经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后辈。了凡先生是了不起的,他的家族中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这个人就是了凡先生的姑父。
了凡先生的姑父沈新松是个很有德行的人。有一次,沈先生带着仆人去赴宴会,他自己没喝醉,仆人个个都喝得大醉。沈先生非常耐心地把仆人逐个平安送到家,又叮嘱家人好好照看他们,一切都安排妥帖他自己才回家。
古人起床都比我们现代人早,沈先生也是个喜欢早起的人,他天天都早起,可是那天早上,沈先生刻意起得很晚。太太问他为什么?沈先生说:“昨晚他们都喝醉了,今早难免会起得晚一点,如果我很早就出去了,晚起的他们看到我会不好意思,所以我等他们都起床了再装作才起床的样子出去见他们,这样他们会安心一点。”
由此可见,了凡先生的姑父沈先生对属下是多么的慈悲,真是细致入微到了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