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1500个中国历史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后,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之间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春秋末年,伴随奴隶制瓦解而日趋强大的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占据了各国政治的优势地位,为进一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封建经济,纷纷在各自国内实施“变法”。重要的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以及秦国商鞅变法。中国社会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由于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成为力量最强的国家,终于灭掉六国,统一了全国。战国时期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铁器和牛耕得到普及和推广。水利事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兴盛起来,出现了许多著名都城。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就。思想文化方面,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展开激烈论争。文学艺术方面,诗人屈原和他所创的楚辞文体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战国是我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

1.政治

三家分晋

战国初期卿大夫韩氏、赵氏、魏氏三家瓜分晋国的事件。春秋争霸战争以来,晋国一些异姓卿大夫逐渐掌握了兵权。进入春秋中期以后,晋国政权逐渐落到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手中,出现卿大夫专政的局面。晋国国君昏庸,民不聊生,民众纷纷投到六卿门下。六卿之间也展开激烈斗争。公元前490年,赵氏打败了范氏、中行氏,晋国政权落入知、赵、韩、魏四家。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合力灭掉知氏,瓜分晋国大部分领土,晋国国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封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侯名存实亡,史称“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的七大强国,指齐、楚、燕、韩、赵、魏、秦。“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于公元前453年发生三家分晋的事件,被瓜分为韩、赵、魏3个国家,号称“三晋”。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败于齐,公元前340年又败于秦,国力大衰。韩在三晋中最弱,韩昭侯时任用申不害为相进行改革,国力稍强。申不害死后,韩又成为诸侯连年攻伐的对象。赵在赵武灵王时提倡“胡服骑射”,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拓土千里,成为强国。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葬送了赵国40多万军队,从此一蹶不振。燕国较弱,燕昭王拜乐毅为将,联合其他诸侯出奇兵败齐,一度成为北方强国。齐威王时推行法治,重用军事家孙膑和田忌,打败魏国强兵,威慑东方。齐王时被燕军连下70余城,后虽恢复国土,但势力大损。楚是南方强国,先与齐结成反秦联盟,后被张仪连横所破。公元前312年在丹阳大败于秦,公元前280年首都郢被秦攻占,从此无力再与秦抗争。秦原是个较落后的国家,秦孝公时商鞅两次变法,使秦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先后消灭了其他6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早期,秦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无暇外顾,魏乘机夺取秦的河西之地,迫使秦退守洛水以西。战国中期,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公元前364年,秦大败魏军于石门。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自魏入秦。公元前356年,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之法和民户分异制度,制定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的二十等爵制,奖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秦变得强大,连续击败魏,并于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公元前338年,孝公卒,惠文君即位,车裂商鞅。公元前324年,惠文君称王改元。在此前后击败东方六国的联合进攻,灭巴、蜀,疆域扩大。战国晚期,秦进一步向东扩展,不断取地于韩、魏和楚。公元前289年,苏秦等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并求和。其后六国之间矛盾迭起,秦乘机继续向东扩展。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楚、燕、韩合兵攻秦。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破赵,俘赵王。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列国均被兼并,秦王嬴政统一中国。

秦孝公

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时,周室衰微,诸侯竞相兼并。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以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兵力大强。十二年,迁都咸阳公元(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变法,从此,秦益富强,最终灭掉六国。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田齐立国。到齐威王时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孙膑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孙膑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正式称王。齐威王晚年,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权。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不胜,逃亡楚国。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公元前298~公元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不久皆放弃帝号。公元前284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70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燕引兵围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齐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早期,楚惠王再度灭蔡,占领淮水流域。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北上灭莒(今山东莒县)。楚悼王晚年任用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楚复强大。战国中期,楚威王败越,占领吴故地。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公元前312年,秦败楚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取楚汉中。楚反攻,秦又败楚于蓝田(今陕西蓝田)。楚服秦,但仍与齐、韩合纵。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翌年,秦亦攻楚,取襄城。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入秦被扣押,后死于秦,楚从此一蹶不振。楚顷襄王时,秦继续攻楚。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郢都,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以黄歇(封为春申君)为相。公元前257年,黄歇与魏信陵君救赵败秦。次年,楚灭鲁。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楚国灭亡。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期,赵经常与韩、魏联合进攻他国,并向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林胡、楼烦、代、中山等)扩展。它首先灭代,后又助魏进攻中山。战国中期,赵与齐、魏争夺卫,连年大战。公元前354年,魏围赵都邯郸。次年,齐救赵,败魏于桂陵。公元前333年,赵为御北敌修筑长城。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他奋发图强。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教民“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北略胡地。公元前300~公元前296年,赵连续进攻中山,中山灭亡。赵惠文王时,赵国实力比较强大。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并求和。其后,公元前273年,秦大败赵、魏于华阳。公元前269年,赵大败秦于阏与。公元前260年,秦、赵激战于长平,秦军大破赵军,继而围赵都邯郸。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公元前251年,燕攻赵,为赵将廉颇、乐乘所败。公元前241年,赵将庞率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公元前236年,赵攻燕,秦乘机攻赵。赵虽两次打败秦军,但兵力耗损殆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辛胜破赵,俘赵王。赵公子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代,俘代王,赵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年,魏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魏文侯任用其弟魏成子和翟璜、李悝为辅佐,任用乐羊为将攻取中山。李悝在魏国变法,使经济得以发展,其所撰《法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公元前413~公元前409年,魏连年攻秦,夺取秦的河西之地,迫使秦退守洛水以西。公元前408年魏攻中山。公元前405~公元前404年,魏联合赵、韩攻齐,入齐长城。公元前400年及前391年,“三晋”联军又先后败楚,魏强盛一时。战国中期,齐、秦等国崛起,对魏构成威胁。魏遂沿洛水筑长城以御秦。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更强大,不断攻取魏河西之地。同时,齐任用邹忌变法,也渐强大。公元前353年,齐败魏于桂陵。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称王。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魏从此逐渐衰落。公元前318年,魏用公孙衍为相,联合赵、韩、燕、楚攻秦,不胜而归。到战国晚期,魏已居弱国之列。公元前298~公元前296年,齐、韩、魏攻秦,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部分韩、魏失地求和。不久,秦又攻取魏河内,魏献安邑于秦。公元前283年和公元前275年,秦两次攻魏到大梁,魏与秦求和。公元前273年,秦败赵、魏于华阳,围魏都大梁,魏献南阳与秦求和。公元前254年,魏王攻取秦的陶郡并灭亡卫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大沟水灌大梁,大梁城坏,魏王被俘,魏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早、中期,韩武子迁居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迁到郑(今河南新郑),韩国重心于是移到今河南新郑一带和洛阳周围地区。韩所处地理位置正当所谓“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东有魏,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赵,因而受各大国威胁,势力一直未能发展起来。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政治改革。申不害死后,韩仍不能摆脱困境,来自秦的威胁尤为严重。公元前335~前301年,秦曾多次败韩,先后攻取韩的宜阳、鄢、石章、武遂、穰等地。公元前296年,齐、韩、魏联军攻入秦函谷关,秦归还韩河外及武遂。公元前293年,秦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后又攻取韩的宛、邓,韩不得不献上武遂之地以求和。公元前286~前263年,秦又大败韩,并连续攻取韩的少曲、高平、陉城、南阳。公元前262年,秦取韩野王,切断上党通往韩都新郑的道路,韩上党郡降赵。翌年,秦攻取韩的缑氏、纶。数年后,攻取阳城、负黍。公元前249年秦又取得韩的成皋、荥阳,后全部占领上党郡,并攻取韩的13城。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韩王,韩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期,燕在七国中实力最弱,但在列国兼并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到战国中晚期,争战愈演愈烈。在孟轲的劝说下,齐宣王出兵伐燕,五旬将燕攻下。各国见齐国无意退兵,打算吞并燕国,于是合谋伐齐救燕。公元前312年,秦、魏、韩出兵救燕,败齐于濮水之上。翌年,赵武灵王召燕公子于韩,派兵护送回燕,立为燕昭王。昭王立志报仇雪耻,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励精图治,燕从此强大。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赵、魏、韩五国伐齐,攻入齐都临淄,连下70余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惠王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将。齐将田单进行反攻,收复丧失的70余城,燕从此国势不振。公元前251年,燕派栗腹、庆秦攻赵,为赵将廉颇所败。公元前244年,燕派剧辛攻赵,又为赵将庞所败。公元前236年,庞攻取燕的狸、阳城。秦乘燕、赵发生大规模战争之机,也不断攻取“三晋”之地。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兵临易水,直接威胁到燕国。翌年,燕太子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惜未成功。秦派王翦、辛胜击溃燕。公元前226年,王翦攻取燕都蓟,燕王迁都辽东。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取辽东,俘燕王,燕国灭亡。

荆轲刺秦王石像图

合纵连横

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齐、楚、赵、魏、韩、燕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齐、楚、赵、魏、韩、燕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处西,齐、楚、赵、魏、韩、燕六国在东,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庞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孙膑

我国古代军事家,战国时代齐国人。孙武后裔,战国中期兵家代表人物。生卒年不可考,约与商鞅、孟子同时。曾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庞涓任魏惠王的将军,妒其能力胜于己,借故对其施以膑刑(去除膝盖骨),故称孙膑。在齐使臣帮助下,他逃于齐,经田忌推荐,拜为齐国军师,指导齐国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他用避实就虚、攻其必救的战术,调动围赵的魏军回救都城大梁,途中出奇兵截击,大败魏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例。前341年,马陵之战,又用退兵减灶、诱敌深入、设伏歼敌的战术,使魏军陷入伏围,庞涓兵败自杀。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桂陵之战

战国时魏、齐之间的一场战役。公元前354年,魏的附庸卫国臣服于赵,魏起兵伐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公元前353年,齐威王派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认为魏攻赵,精锐在外,内部空虚,如“引兵疾走大梁”(魏都,今开封西北),魏军必回救本国,齐可乘其疲惫打垮魏军,并释赵之围。按孙膑部署,齐军先佯攻魏之平陵(今开封东北),迷惑对方。继而遣轻快战车直趋大梁,以激怒魏军,同时给敌人以兵力单薄的假象。敌将庞涓果然中计,放弃辎重,兼程回救。当魏军到达桂陵(今河南长垣西)时,孙膑率军截击,大败魏军,赵国遂转危为安。

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魏间的一次战役。战国前期,关东六国以魏最强,到魏惠王时极盛,而齐也于此时崛起。公元前341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乃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十万军往救。魏惠王也派太子和庞涓为将,率十万军迎战。孙膑利用魏人悍勇、轻视齐人胆怯的思想,采用“减灶法”迷惑敌人。庞涓误以为齐军怯阵逃亡,乃丢掉步卒,仅带轻装的精兵兼程追赶,到达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马陵道狭,两旁多山隘,齐军又故意丢弃大批战车、武器作障碍。庞涓率军进入马陵后,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主力全被歼灭,庞涓自杀,太子被俘。魏国从此由盛而衰。

长平之战

战国晚期,秦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败赵军的战役。公元前262年,秦攻取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韩之上党(今山西长治地区)与本土的联系。韩上党守将冯亭不愿降秦而将其地献给赵国。赵派名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秦昭王大怒,于公元前260年派白起、王进攻长平。廉颇筑垒坚壁固守,不与秦军交战,以逸待劳。后赵孝成王听信秦反间计,于七月任用赵括为将,取代廉颇。赵括改变廉颇的策略,大举出兵进攻秦军,白起利用赵括只善“纸上谈兵”,缺乏作战经验的弱点,使正面之军佯败,另出两支奇兵,伺机袭击赵军。赵括见秦军败退,率军追至秦军壁垒。白起用奇兵,断其退路,又派兵将赵军截为两段,使其难以进退。秦昭王得知此情,亲赴河内,征发壮丁到长平,堵截赵军援兵。赵军被困46天,饥饿乏食,虽轮番反攻,仍难突围。赵括亲率精锐突围,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降秦。长平一战,赵军被秦军消灭45万人,秦军亦损失过半。赵军败后,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李悝变法

战国时李悝在魏国主持的政治改革。李悝是战国初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魏于公元前403年正式成为诸侯后,为巩固政权,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残余,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职赐爵。提倡农民勤谨耕作,增加产量。实行“平籴法”,丰年由国家购进粮食,灾年平价出售,使粮价保持平衡。李悝又著《法经》6篇,集春秋以来成文法之大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目的在于维护地主阶级的私有制。变法使魏国趋于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变法

战国时吴起在楚国主持的政治改革。吴起是战国初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卫国人,曾在鲁、魏任将,屡建战功,却遭猜忌。前383年到楚国,受楚悼王重用,实行变法。凡贵族子孙传三代以上的收回爵禄,疏远的贵族撤除族籍,取消其世卿世禄特权。打击旧贵族,强令其迁往边远地区。精简机构,裁减冗官。下令禁游客之民,奖励耕战之士,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变法削弱了旧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加快了楚国向封建制转化的进程。但变法仅1年,楚悼王死去,吴起被旧贵族杀害,变法失败。

商鞅变法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主持的政治改革。商鞅是战国中期著名政治家,卫国人。秦孝公即位后,立志图强,下令求贤。商鞅自魏入秦,得到孝公信任,于公元前359年,实行第一次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没有军功的王室不能再取得贵族身份。实行20级军功爵,按军功大小授予相应爵位,并占有相应数量的田宅、奴婢等,形成了封建等级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凡努力生产粮食和丝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凡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困的人,没入官府为奴。采用李悝《法经》,实行什伍连坐法,各家相互纠察以防奸人,加强封建统治秩序。公元前350年,秦迁都咸阳,商鞅进一步实行变法。推行县制,由中央任命县令、县丞掌管县政,建立了封建集权制度。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创立按男丁征赋办法,规定成年男子分居立户,以扩大农业生产和增加赋税收入。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标准器,便于国内经济联系。这场改革遭到旧贵族的反抗。以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为首的旧贵族,故意唆使太子犯法,商鞅将公子虔和公孙贾分别处以劓刑和黥刑。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旧贵族便诬告商鞅谋反,将他车裂而死。商鞅虽死,所制订的各项制度和政策仍在秦国贯彻执行。变法使秦国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军事实力,稳定了社会秩序,一跃成为七雄之首,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苏秦

战国时著名纵横家。纵横家兴起于战国后期,当时群雄相争,除用武力外,还需展开外交上的攻势,纵横家便应运而生。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受业于鬼谷子,后出游数年,得周书《阴符》而读之,悟出投人主之所好的奥秘。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车马金帛,使他能到赵、韩、魏、齐、楚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联合起来,苏秦成为纵约的首领。到燕易王时,他因得罪易王而逃齐。到齐王时,齐大夫嫉恨苏秦而使人行刺。他在临死前对齐王说,我死后可用叛齐之罪名而处车裂之刑,这样做可以找出刺杀我的凶手。苏秦死后,其弟苏代、苏厉也到处游说而“名显诸侯”。

张仪

战国时著名纵横家,魏国人。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待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公元前328年),秦使张仪、公子华攻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与秦。是年,张仪任秦相。更元三年,张仪任魏相。更元八年,又任秦相。十年,张仪任楚相,后又归秦。秦惠文王卒,秦武王素与张仪有隙,张仪离秦去魏。之后五月卒于魏。

范雎

战国时秦昭王的宰相,字叔,魏国人。范雎受郑安平之助,易名张禄,潜随秦使王稽入秦。范雎至秦,上书秦昭王,得到召见。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认为韩、魏与秦接壤,在地理上有“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的重要战略地位,是秦向外兼并发展的首要目标。范雎即被拜为客卿,谋兵事,深得昭王信用。秦、赵长平之战中,范雎用反间计,让赵国以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因而大破赵军。长平之战后,范雎因妒忌白起的军功,听信韩、赵的游说,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秦围邯郸之役,范雎举荐为将的郑安平兵败降赵。随后他举荐的河东守王稽也因通诸侯之罪被诛。范雎内惭,并失去秦昭王的宠信,谢病辞相。王稽被诛的当年,范雎亦卒。

乐毅

战国时名将,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赵武灵王沙丘之乱,乐毅离赵至魏。后闻燕昭王立志报齐之仇而广揽天下贤士,经过长期准备,欲出兵伐齐。乐毅认为齐为霸国,不易独攻,乃亲自出使约赵,遣使约楚、魏等国共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又授相国印。于是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伐齐,大破齐军。乐毅遣还诸国军队,独率燕军乘胜深入,攻下齐都临淄。燕昭王死后,燕惠王与乐毅有旧隙,齐将田单乘机反间燕,燕惠王召乐毅还。乐毅畏诛,于是奔赵,被封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乐毅去后,燕破军亡将,齐乘势复国。燕惠王悔恨,复封乐毅之子为昌国君,乐毅则兼为燕、赵出力。后卒于赵。

田单

战国时名将。燕将乐毅破齐时,田单与族人避居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北)。即墨大夫战死,田单被任为将军,守即墨拒燕。田单闻乐毅与燕惠王有隙,乃施反间计,使燕惠王撤换乐毅。齐襄王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大破燕军。他搜集城中千余头牛,饰以绘有五彩龙文的绛色缯衣,缚兵刃于牛角,灌油脂于芦苇而系于牛尾,于夜间点烧,牛因发怒直奔,袭击燕军。齐军随后冲杀,大破燕军。田单乘胜挥师尽收失地70余城,由莒迎齐襄王入都临淄。田单因功被任为相,封为安平君。田单后又在赵国任相。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曾率兵破齐,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诸侯。因不服蔺相如位高于己,伺机羞辱。后为蔺相如的宽宏大度所感,负荆请罪,遂结刎颈之交,齐心合力,屡胜齐、魏等国,使秦长期不敢攻赵。长平之战时,面对强大秦军,他采取坚壁固守之策,与敌军相持3年,不分胜负。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将他撤换,让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职务,放弃坚守,盲目出击,结果40万赵军为秦军坑杀。公元前251年,他大破燕军,被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时,他不得志,投奔魏国,不被重用。又去楚国为将,终无建树,客死楚国。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国强索赵王的稀世宝玉——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在秦廷上,看到秦王并无以城换璧之意,便持璧立于柱旁,宣称与璧同归于尽。后派人暗中送璧回国,自己留下对付秦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随赵惠文王出席渑池之会。席上,针锋相对,回击秦王对赵王的轻侮,维护了赵国尊严。回赵后,因功封为上卿。赵国老将廉颇不服,扬言要侮辱他。他以国体为重,不计私仇,主动退避。廉颇知道后,十分羞愧,负荆请罪,遂结生死之交,确保了赵国的安宁。

赵括

战国时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亦称马服子。少年即学兵法,善言兵事,然空谈其父所传兵法,不知运用。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赵对峙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王中秦反间计,命他代廉颇为将。到任后,他改变廉颇的坚守战略,大举出击,秦将白起佯装败走,另置两路奇兵,分断赵军,绝其粮道46日。他亲率锐卒搏战,被射死。40万赵军降秦,尽被坑杀。

白起

又称公孙起,战国时秦国名将,(今陕西眉县东)人。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受魏冉举荐,被任为左庶长。翌年,白起破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西),斩首24万。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拔鄢(今湖北宜城东南)等数城。二十九年,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因此设置南郡,楚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三十四年,白起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15万。四十七年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赵割地求和而罢兵。因被认为前时未能乘长平之胜围赵,致失战机,后受秦王逼迫自杀身亡。

吕不韦

战国末秦相,濮阳人。秦昭王末年,昭王立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立爱姬华阳夫人为正夫人。秦公子嬴子楚作为秦国人质留在赵国,因无内援而甚不得志。吕不韦于邯郸见子楚,以为“奇货可居”,乃劝说子楚去结交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若借其力可以成为安国君之继承者。吕不韦资助子楚千金,使其归秦,又以五百金购秦宝献与华阳夫人。后来华阳夫人果然劝安国君立子楚为嫡嗣。昭王卒,安国君立,是为孝文王,一年而卒。子楚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吕不韦“招致天下游士”,有食客3000人。他让门客每人著其所闻,写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万言,书名《吕氏春秋》。秦王嬴政立,因吕不韦为前朝元勋而尊之为相,号仲父。吕不韦有家僮万人。当时秦已并巴蜀、汉中,占领楚地置南郡,东面有太原、河东诸郡,东界到荥阳。吕不韦此时招致宾客游士,做好吞并天下的打算。吕不韦常与太后私通,后又物色到奇人,使其伪装成宦官而进献给太后甚得太后之宠信,获得很大权势,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已成年的秦王对吕不韦和专断国政不满,故先诛,并放逐其门客党羽。次年,吕不韦被罢官。一年后,秦王仍恐吕不韦东山再起,下令将吕不韦与其家属迁蜀,吕不韦饮鸩而死。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学术界不同流派互相辩争的风气。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的盛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士,为学术辩争提供了场所。士阶层面对社会变革中的各种新课题,或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或游说诸侯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及学术观点,形成各种学派。《论六家要旨》分出阴阳、儒、墨、名、法、道6家。《汉书·艺文志》分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家。这些分类并不能容纳当时所有的学派。各家学派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围绕着天道观、认识论、名实关系、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问题,展开广泛论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如:儒家孟子,政治上主张“王道”、“仁政”,哲学上主张性善论。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哲学上主张性恶论。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发展老子学说,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化,把有关对立转化的观点引向极端,导致不可知论。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把战国前期“法”、“术”、“势”三家思想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提出“法后王”的进步史观。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节约,反对浪费。这种学术上的活跃局面,是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促进了文化学术的繁荣,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社会经济

李冰

战国时水利专家,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总结古代治水经验,因势利导,变水害为水利,在岷江流域修建著名的都江堰,2000多年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此外,还主持修建了多项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的基本原理是在岷江中修筑江心分坝,即“鱼嘴”,顺“鱼嘴”下修“金刚堤”,把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在内江紧靠金刚堤处修飞沙堰起分洪和自动排除内江沙石的作用。稍下,凿玉垒山,开宝瓶嘴,将内江导入川西平原,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利自流灌溉系统。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秦国对外征战提供了经济保证。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的岷江中游。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水灌溉工程,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主要设施是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下接金刚堤,使岷江在此分为外江及内江两股。外江系岷江正流,在下游辟有许多灌溉渠道;内江为人工渠道,凿玉垒山成宝瓶口,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蒲阳河及柏条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为灌溉兼通航运的渠道。在都江堰附近,还兴建了排水入外江的平水漕、飞沙堰等工程,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水、泥沙自动泄入外江,以确保内江灌溉区的安全。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曾达300余万亩,经整治扩建,灌溉面积扩大到800多万亩。

郑国渠

战国时关中平原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即谷口,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陕西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300余里。整个工程由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作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作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废弃。

冶铁和青铜铸造

冶铁业是战国时重要手工业部门,有据可查的铁矿有三十几处。北至辽东半岛,南至湖南,东至山东,西至甘肃、四川,当时七国的主要地区都有铁器出土,且种类较多,除农具外,有斧、锯、锥、锤、刀、凿等手工工具和甲、杖、剑、戟、刀、矛、匕首等兵器,还有日常用具等。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有礼器、兵器、乐器等,其中有稀世之宝编钟。这批青铜器采用分铸、铸接与焊接等新技术制作,还运用浮雕、透雕、镂孔、镶嵌等工艺,器物造型十分精美。

商业城市

战国时作为统治中心的城邑往往成为商品交换的中心,如周的洛阳、魏的大梁(今开封西北)、韩的阳翟(今河南禹州)、赵的邯郸、宋的陶(今山东定陶)、卫的濮阳(今河南濮阳)、楚的郢(今湖北江陵)、燕的蓟(今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纺织和造船

战国时纺织业发达,产品主要有丝帛、麻葛两种。山东的纺织手工业尤为突出,齐纨、鲁缟最负盛名。楚国的丝织品质量很好,湖北江陵一座战国楚墓里出土了大批珍贵丝织品,有素绢绵衣、素纱禅衣、绣绢绵衣、绣罗禅衣等。丝织品绣线的颜色有红、黑、棕、蓝、白、浅黄、金黄、枣红等,织锦大多数为双色锦和三色锦。战国时造船业发展较快,能制造大木船和战舰。已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铜鉴”和“百花潭铜壶”上刻有双层战船图案,反映了当时造船业的水平。

商品交换

战国时农民不从事手工业,也可获得布帛和陶器、铁器,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得到粮食。当时北方的走马、吠犬,南方的羽翮,东方的织物和鱼盐,西方的皮革,都出现在中原的市场上。商品交换使各地区经济上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商品交换的兴盛,使商人日益增多。在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的三晋、周、鲁等地,居民中以商贩为业者占相当比例。战国时商人靠买贱卖贵和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著名的大商人白圭,根据“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原则,丰年时收购粮食,抛售丝、漆、茧,荒年时又售出粮食而收进帛、絮等。商人对扩大产品流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属钱币

战国时各国钱币形式是不一样的。“三晋”和周以铲状的铜质布币为主,燕、齐则以铜质的刀币为主,楚国通行小方块黄金做的“郢爰”币。还有贝形铜币,后人称之为“蚁鼻钱”。战国晚期,三晋、周、齐都铸造过一些圆孔或方孔的圆钱。战国时钱币往往由城邑来发行,钱币上多铸有地名,常见的有安邑、阴晋、垣、邯郸、晋阳、离石、蔺、长子、皮氏、高都、安阳、即墨、襄平等100多个地方。

早期度量衡

战国时度、量、衡实物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少,有铜尺、铜权、铜量等。战国时一升约合200毫升,一斤约合250克,一尺约合23厘米。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度、量、衡标准渐趋一致,这应是商品交换频繁的结果。

3.民族

戎族居住在西部地区,与秦国为邻。戎族有绵诸、胝、义渠、大荔、朐衍、乌氏等部,其中义渠比较强大,一直威胁着秦的安全,牵制着秦向东方发展。秦昭王时,秦发兵灭义渠,其地建置陇西、北地和上郡等三郡。不少北方民族陆续被燕、赵两国所征服。赵武灵王曾大破林胡、楼烦,侵占的土地建置为郡。战国末赵将李牧又“灭褴,破东胡,降林胡”。燕修筑长城,并建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战国时匈奴尚未强大,它与中原各国接触不多。

巴蜀

战国时巴人分布在四川东部的嘉陵江、长江沿岸。秦惠王因贪图蜀地物产富饶,派司马错灭蜀,同时也灭巴。秦把蜀王降为蜀侯,并派陈庄为蜀相以监督蜀人。公元前301年,蜀人奋起反抗,秦又派司马错定蜀,后来就开始在蜀、巴设立郡县。约在商周时,蜀人就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战国时已有发达的青铜文化。成都扬子山出土的青铜器有鼎、盘、、戈、矛、弩机等物。

西南夷

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居住着夜郎、滇、邛都、隽、徙、笮都、樊等众多的少数民族,习惯称为“西南夷”。公元前285年,秦蜀守张若率兵“取笮及其江南地”,使秦的领土到达今天云南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公元前279年楚国派将军庄蹻进军巴黔地区,征服滇国。后来秦占黔中,绝庄蹻归路,庄蹻自称滇王。

越人分布地区颇广,北至浙江、江西,南到两广、福建等地。战国时已有百越、扬越、瓯越、闽的名称,名号不一,表明越人部族分散。战国时越人在文化发展上是不平衡的。一些地区的越人可能还未脱离石器时代,而广东、广西境内的一些越人,已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铜钟、鼎和多种工具、武器,工艺水平接近中原各国,器形、花纹和楚基本相同。

4.文化

墨子

(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宋国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攻小、以强凌弱的兼并战争,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作为救世良药。其观点代表了当时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安居乐业的愿望。他所主张的“统一兼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希望用说教来实现政治平等和经济平均。他的弟子被称为“墨者”,讲究实践,节约俭朴,不怕艰苦,服从纪律。墨子思想对学术界影响很大,与儒家、法家并称三大“显学”。

《墨子》

墨子及其弟子的著作总集,成书于战国末。《汉书·艺文志》录存71篇,其中否定天命,强调人为,批评儒家“天命”,提出中国最早的若干逻辑范畴。《小取》6篇,为后期墨家哲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称《墨经》,又名《墨辩》。《耕柱》至《公输》5篇,记墨子言行,多涉及其政治主张,可作为墨子生平史料。

庄子

即庄周,战国时期思想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的思想源于老子。庄子以“物(人)不胜天”为中心思想,说无可奈何的叫做命,不可违离的叫做天。他把“无为”说成无是非,无成败,无梦醒,无生死,无空间、时间,一切归于无;把“其任自然”说成弃绝人世,不视不听不食不呼吸,回到无人类的世界里去。这种厌世的思想,反映出庄子消极的性格和人生观。

庄子像

《庄子》

庄周学派著作总集。经汉朝刘向编定,为52篇。今本《庄子》仅33篇,分3部分,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是晋人郭象的定本。《庄子》内篇思想比较系统,文字风格比较一致,外、杂篇内容较为丰富,风格则有差别。书中思想接近《老子》,是道家重要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借寓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见解,创造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 又是一部优美的文学著作。

孟子

战国中期儒学大师,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约在齐威王时到过齐国。同时又到过魏,见过魏惠王及魏襄王。在齐宣王时又到齐。他还去过滕、薛、宋、邹、梁等国。孟子有著述7篇传世,《汉书·艺文志》说有11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4篇外书。《孟子》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认为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霸道,倡行仁政。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是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的儒家宗师,有“亚圣”的称号。

韩非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国人,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于荀子。韩非曾数次上书韩王主张法治,不被采用。著作传入秦国,受到秦王赏识。后出使秦国,得见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韩非的学说兼采商鞅、申不害、慎到的观点,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认为应“不务德而务法”。重耕战,轻商业,倡言武力。强调独尊法家。韩非的思想集先秦法家之大成,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韩非子》

韩非的著作总集,又称《韩子》。该书在韩非生前即已流传。西汉刘向校书,杂入了几篇他人著作,如《初见秦》、《有度》和《存韩》的后半篇,并定《韩子》为55篇。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以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他还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让法家之学一统天下。

《公孙龙子》

战国后期名家公孙龙的著作。全书14篇,今存6篇。其中第一篇《迹府》是后人收集的有关公孙龙的事迹,其余5篇是公孙龙的作品。其中《白马论》所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以及“离坚白”的命题,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中心。该书着重探讨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夸大这种矛盾并否认两者的统一,因而得出了违背常识的结论。这种探讨促进了人类认识的深化,是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物论》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所谓指,就是事物的概念或名称,所谓物就是具体的事物,它们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通变论》论述了对运动变化的看法。《名实论》专门讨论名与实的关系。这5篇著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孙膑兵法》

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孙子学派”的另一重要著作。古称《齐孙子》。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孙膑兵法》。经整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确定属于《齐孙子》的15篇,包括《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下编则是一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

《吕氏春秋》

吕不韦组织门下学者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亦称《吕览》。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20余万言。该书崇尚道家,取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舍其消极避世的成分,兼采儒、墨、法、兵诸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作者意在综合百家之学,总结历史经验,为即将出现的统一全国的专制中央政权提供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该书提出的“法天地”、“传言必察”、“疑似必察”、“别宥”等思想,和适情节欲的健身之道,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它还保存了许多旧说佚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战国策》

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故事的汇编。今天能见的《战国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分国编次,共33篇,460章,也有分为497章的。其所记史事,上起公元前490年知伯灭范、中行氏,下讫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高渐离击秦始皇,反映了其间270年中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史书。该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因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全书共13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该书有不少地方与传统记载大不相同,比较接近史实,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此外,有的还与甲骨文、金文符合。《纪年》记“(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该书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是一部重要著作。

《世本》

战国时赵国史书。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唐代改称《系本》或《代本》。该书记载黄帝以来的史事,原15篇,有《帝系篇》、《王侯世》、《卿大夫世》、《氏姓篇》、《作篇》、《居篇》等。《帝系篇》、《王侯世》、《卿大夫世》又称为《纪》或《本纪》,接近《史记》的“本纪”和“世家”;《作篇》记器物发明,《居篇》记帝王诸侯都城,接近《史记》的“书”。该书对纪传体的创立有所影响,司马迁作《史记》曾以该书为据。

屈原

名平,战国末年楚国人。楚怀王时任过高官。他面对楚国的衰落,主张革新图强,联齐抗秦,但受到楚怀王近臣和宠妃的嫉妒与谗毁,一再遭到放逐,使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屈原悲愤已极,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纪念屈原,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天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文学总集。原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16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该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中《离骚》、《九歌》、《天问》等篇保存了较多的历史资料和神话传说。

荀子

(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儒学大师。名况,字卿,赵国人。古书中多作孙卿,《史记》作荀卿。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家中自成一派。对人性,荀子主张性恶,和孟子的性善针锋相对。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改变自然,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认为治国应该“平政爱民”。他将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是礼法兼用、王霸并重,和他以前的儒家有明显的不同。《荀子》一书收入荀子的著述,其中如《劝学》、《王霸》、《性恶》、《天论》、《解蔽》、《正名》、《礼论》、《乐论》等篇,应是荀子的作品。

《申子》

战国时法家申不害的著作。申不害,郑国人,曾为韩昭侯的宰相,15年间,国治兵强。申不害吸收并改造了道家的学说,他主张君主“无为”,就是不从事任何具体工作,只是不露声色地用“术”去驾驭臣子。所谓“术”,即君主要根据臣子的才能授予官职,并经常对他们进行督促和考核以决定奖惩。

《尉缭子》

战国晚期论述军事、政治的著作。传世共5卷24篇,以南宋刻《武经七书》本为最古。该书内容大部分论兵,因此宋以后多视为兵家著作。该书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见识颇高。其思想有糅合儒、法、道各家的倾向。后半部《重刑令》以下12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兵法有帮助。

5.科技

《甘石星经》

战国时期天文学著作。战国时人们对天体运行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涌现了许多专门观测星象、研究天文的学者和著作。齐国学者甘德著有《天文星占》8卷,魏国石申著有《天文》8卷,后人把这两部天文著作合而为一,定名《甘石星经》。甘德、石申对金、木、水、火、土5颗行星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观测,测定了数百颗恒星的方位。其中甘德发现了木星的3号卫星,比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该星要早近2000年。甘、石两人测定恒星的记录,比较准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中记录了120颗恒星,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的问世早约200年。

《考工记》

我国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该书记述了“百工之事”,分木工、金工、皮革工、设色工、刮磨工、抟埴工六类。书中著录的“六齐”,是配制青铜的六种方剂——钟鼎之剂(铜五锡一)、斧斤之剂(铜四锡一)、戈戟之剂(铜三锡一)、大刃之剂(铜二锡一)、削杀矢之剂(铜三锡二)、鉴燧之剂(铜锡各半)。这是对青铜冶炼技术的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金属成分的记录。书中还记述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黄帝内经》

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它分《素问》、《灵枢》两部。这本书总结了生理、病理、诊断、预防、药物性能、施治原则以及针灸疗法等方面的知识。《素问》中提出“邪”是致病因素,还认为治病必求其本,根据不同病情,取“扬”、“减”、“彰”、“补”、“越”、“泻”等法。《灵枢》论述了经络、腧穴和针法。《黄帝内经》记载了中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血液循环的理论。《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国中医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基础理论、诊断法则、病因病理、针灸运气等方面以外,还详细论述了心理学、解剖学方面的内容。《灵枢·肠胃》则根据解剖测量的结果,指出人体食道与小肠的长度比例为1∶35.5。20世纪初,德国著名解剖学家斯巴德何辞(Spaltaholz)对食道与小肠比例测量的结果是1∶37。二者何其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