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2)
(八)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符合其年龄特征
人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模式。同样,大学生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与之相适应,行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反应敏捷、勇于探索、勤学好问。如果出现那种所谓的“少年老成”、喜怒无常,或过于幼稚、过于依赖等现象,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总之,若经常严重偏离同年龄段正常的心理行为特征,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具有相对性。它们之间并没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而是处于一种连续过渡、不断变化的状态。
案例2
某高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他们是“神经病人(精神病)”了!从这一真实的故事不难看出,我们对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面对和治疗心理问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观念偏差。
社会进步了,人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如果我们仍抱着陈旧过时的观点来看待心理健康,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能提高生活质量,更不利于事业的成功。
三、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这个标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心理健康标准相对稳定性
事实上,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总是大体稳定而又始终连续变化着的。偶尔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有心理疾病。因为心理不健康是心理异常较长时间的持续状态,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不仅有持续时间上的要求,而且还要根据其他一些心理特征来综合判定。在很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就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一般情况下,通常是在某一项或者某几项标准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某些标准上是健康的,在某些标准上是需要调适的。因此,不必稍微出现点问题就过度紧张,那反而会引发新的心理疾病。国内学者张小乔提出了一种灰色区的概念,即人的精神正常与不正常无明显界限,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如果将人的精神正常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时,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保持或逐渐加重。偶尔形成心理冲突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调适解决的。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发展性
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即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可以相互转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各种刺激不断增加,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如果个体不能进行有效心理调适,健康的心理会转变为不健康;如果注意加强心理调适,心理也会逐步从不健康向健康转变。所以,要满怀信心,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心理调适。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事实上,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也必须及时调整。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整体协调性
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认知是心理健康结构的起点,意志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知和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符合自然规律难以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当前阶段皆可划归某个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
四、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
除了正确理解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外,怎样区别“病”与“非病”、“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呢?也就是如何把握其临界点呢?在心理学上有三项原则来判别“异常心理”:
(一)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现实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当地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了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现实时,便产生了幻想。曾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女孩子,她老觉得自己大脑里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她坏话,使她时时刻刻都焦躁不安。类似这种情况,应该及早作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心理过程虽然可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也就是说,有怎样的认知活动,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如果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却做出痛苦和愤怒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处于异常状态。这一原则作为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最容易理解。
(三)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心理特质。这种个性特质形成之后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变化或生活创伤事件的情况下,个体的性格特质应保持稳定。如果一个花钱很仔细的人忽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非常热情的人忽然变得很冷漠,而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我们就说他的精神状况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大家可能也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比如,意图自杀者可能会出现“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或“突然中断与别人的交往”等明显的个性特质和行为改变。这就要求大家有敏感的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异常行为表现背后深层的心理异变,采取恰当的危机干预措施。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各种思潮的泛滥……种种因素导致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必需,这对学生成长成才有利,对学校乃至对国家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