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
王克稳更新时间:2023-04-21 19:34:05
最新章节:重要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配置研究”的终成果,共计十章。自然资源特许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特许取得的持续排他使用国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范围上,国有自然资源范围的开放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特许权是一个开放的权利概念,现行资源法上设定的自然资源特许权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以及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无线电频率使用权等。在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特许权是国有自然资源有偿出让和市场配置的对象。实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是我国国有自然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方向。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涉及的问题有很多:哪些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哪些资源应以保护、修复为主;在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中,哪些资源可以设定为排他的特许使用和有偿使用,哪些资源应由公众共同使用、无偿使用;在有偿使用中,哪些特许权应当实行市场化的竞争出让,哪些特许权宜以行政配置为主,政府与市场在特许权出让中各自作用的边界如何进行划分和界定;我国国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面临哪些体制与机制性障碍;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如何平衡资源使用的效率与公平,如何兼顾自然资源的经济性、生态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多元属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需要通过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并终通过法律的立改废释落实。《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将围绕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及其法律制度构建展开研究。《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主要是为自然资源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为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对策或建议,推动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制度化、法治化。同时,《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可以填补我国理论研究在这一领域的不足。自然资源特许权的有偿出让是一个跨越行政法学、民法学、资源与环境法学等部门法学的课题,又都不是各学科关注的重点和主要的研究对象。行政法学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自然资源特许权不是传统民法物权,也不是民法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保护而非自然资源特许权的配置,因此,《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填补了部门法学研究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自然资源特许权有偿出让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重要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明确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设定与行使规则
- 第二节 明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能
- 第一节 规范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
- 第十章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范与约束
- 第二节 生态型自然资源特许权的出让
- 第一节 生态型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 第九章 生态型自然资源特许权的设定与出让
-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的出让
- 第一节 水权的出让
王克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建构数字安全:数据时代的刑法立场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法律22.9万字 - 会员
交通风险语境下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研究
《刑法修正案(十一)》设置妨害安全驾驶罪以及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交通犯罪,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交通领域犯罪的热议。同时,自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设置危险驾驶罪以来,该罪已实施十年有余。有必要研究刑法应如何防止交通犯罪,尤其是如何设置交通风险管控法网,从而守护交通安全。本书借助于危害原则及其衍生的间接危害行为,对我国刑法规制没有实害结果犯罪立法的完善予以分析。并引入英美法系的危法律19.9万字 - 会员
保险合同法新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保险合同总论,按照《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和第三编第一分编合同通则的章节顺序,从合同订立、合同解释、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与转让、合同终止的顺序逐一探讨民法与保险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编为保险合同分论,就实务中出现的保险合同的重点、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本书既全面吸收了保险法的研究成果,又对学术界、司法和保险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具法律46.8万字 - 会员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与国际法治
联合国自诞生以来就对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独特视角深度探讨了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和纵横比较等方法,论证和剖析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国际法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加大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提高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出了若干建议,弥补了中国国际法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和缺憾法律26.4万字 - 会员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效率法律规制
本书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内在关联,然后从伦理学、法哲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现实层面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在对我国能源效率状况及法律规制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运用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然”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原则、思路和模式,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气候法律14.2万字 - 会员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研究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以来,诉前程序在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了行政公益诉讼结案的主要方式,实现了公共利益的高效保护。随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检察公益诉讼准备专门立法的背景下,有关诉前程序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环节设置以及与诉讼程序的衔接等方面需要作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助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法律17.1万字 - 会员
民法典总则编重大疑难问题专题研究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相关问题为出发点,以专题的形式,对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客体、民事责任与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问题下还以案例形式加以说明,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法律20.7万字 - 会员
中国电影法研究
本书将电影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在对电影及电影法的发展历程、基础概念、定义、性质和体系进行探讨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研究我国电影法的原则和规则,重点介绍电影法的主要渊源,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角度和电影法运行的各个阶段对现行法律和政策进行解析、阐述,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中国电影法的体系架构。法律8万字 - 会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并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基于此背景,本成果以中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对国外相关经验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制度建设。本书共有十三章,全方面多层次构建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力求制度的完整性,具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实践提供借鉴作用。法律3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