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游学浙江(朝鲜文版)
《汉语世界》编辑部更新时间:2021-11-30 16:57:47
最新章节:??? ???—??(越劇)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游学浙江”多语种系列包含六本书,每本为一个语种,分别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和韩语,本册为英语版。该系列图书集中精准展示了浙江省的优势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古今名人及新兴产业的发展。由国际资深媒体人、作家执笔,用地道外语写诗意文章。同时,结合孔子学院的国际汉语教学目标,依据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编写出简单、实用的学汉语内容。从汉字、词汇、语句、情境语用四个维度出发,涵盖问候、邀请、鼓励、感谢、道别等多种实用交际功能,为游学人群提供能够快速掌握并使用的实用汉语和文化常识。Withpicturesquescenerythatinspiredclassicalinkpaintings,aswellasanintrepidspiritthatgavebirthtothelargeste-commerceplatformintheworld,therenownofZhejiangistimeless.AsoneofChina’smostdiverseandeconomicallyvibrantprovinces,itistheperfectfirststopforanyonevisiting,doingbusiness,orstudyinginthecountry.ThishandbookdelvesintoZhejiang’seclecticcharmsfromHangzhou’sstoriedWestLaketoWuzhen,anancientcanaltownthathasbecomeaworldleaderin5Gtechnology.Usefullessonsonlanguage,idioms,andhistoricaltriviaroundoutthisguideandmakeZhejiangaplaceforeveryone—includingyou.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游学浙江(朝鲜文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저장의 전통극—월극(越劇)
- 룽징(龍井)의 전설
- 저장(浙江)의 대표 요리와 미식가
- 5 乐 yuè/lè/낙
- 사오싱(紹興): 문학이 숨쉬는 물의 고장
- 서시와 구천:미녀와 국왕
- 저장의 비단 문화
- 양저(良渚) 문화:옥에 새겨진 이야기
- 4 文 wén/문
- 온 마을 협력: 위춘(마을)의 생태환경 되살리기
《汉语世界》编辑部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第2期/总第152期)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历史20.4万字 - 会员
海上丝绸之路:8港口志
本书记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8个港口在历史中的形成与发展,也介绍了与港口相关的人物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黄埔港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泉州港作为东西洋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港是中国著名国际贸易港之一;福州港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扬州港凭借矗立大运河之畔的独特位置,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12.8万字 - 会员
清代民国长江上游航道图志研究
本书从“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的角度切入,通过考察清代民国长江上游航道图志编绘的历史过程,重新评价了传统长江上游航道图志的文本价值,进而思考近代航道图志编绘转型与川江内河航运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地图学对西方测绘技术与制图知识的认同与接受,是一场由西方文化传播者与本土地图绘制者共同参与的、颇为复杂的“在地化”知识生产过程。只有充分认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性,才能真正重建中国历史26.6万字 - 会员
元代丝绸之路史论稿
随着元代完成疆域空前广袤的大一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迎来了一个人员、物资交往的高峰。本书以元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对西域畏兀儿王国的王室亦都护家族、东迁内地的西域人家族、河西地区的元代文献与商品、元朝和安南的关系、元代中国与波斯湾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关系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此推进对元代丝绸之路沿线史地的认识与考察。历史23.9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
中国边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艰辛而又辉煌的演进历程,至今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学术研究史的视野回顾了7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前进的足迹,总结学科的成就和价值,展望学科发展的大势。全书分四篇、十八章。绪论两章,概述统一多民族中国与中国边疆,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百年探索;综论四章,从纵的方历史62.4万字 - 会员
寻找“世界岛”:近代中国中亚认知的生成与流变
作为连接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重要区域,中亚在古代、近代和当代呈现出不同的文明生态与地缘政治意义。作为与之存在密切历史与地缘关联的中国,如何在历史的连续性维度中构筑起我们对于中亚认知的整体性,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西北方向域外认知框架的丰富与完整。基于对中亚地缘重要性和中国对外认知整体性的考量,本书从整体和分区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的中亚认知流变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力图在我们既有的西域认知和当代中亚区域认知之间,历史13.4万字 - 会员
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
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视阈,探究清朝对云南“掌土治民”深化的过程,通过对正式行政区划、沐氏勋庄、卫所系统、土司制度等不同土地人口管理体制变迁的梳理,揭示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演进态势。迄至清末,云南正式行政区划已经在除西南沿边半环地带土司区域以外的广阔地区建立起来,清朝在云南直接“掌土治民”的力量得到极大深化和拓展。“掌土治民”是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演进的基础,也是推动历史20.9万字 - 会员
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世界
当前,重新认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界十分关注的议题。本书注重区域整体历史互动的描述与分析,超越中外“两点加一线(交通路线)”式的传统丝绸之路历史观,转而思考古代中国是如何通过整体区域网络扩展历史影响的。以农耕、绿洲、游牧、森林、雪域高原等多区域互动、共生的分析框架,摆脱以传统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叙述体系。本书还从概念史的角度反思了18~19世纪俄国东方学传统对欧亚世界的区域划分与知识历史18.8万字 - 会员
丝绸之路发展史
本书是一部运用历史、地理、考古等多学科的实证资料,以史前时期丝路源头为起点,到当代“一带一路”空间格局,论述了丝绸之路主要通道的形成、发展和贸易交往等内容。本书视野宽阔、时贯古今、学贯中西,是一部史实故事详实、笔锋生动、可读性强的学术著作。历史32.6万字